[发明专利]对马达的驱动进行控制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73342.X | 申请日: | 2016-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73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可知秀规;羽根田孝二;中村纲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牧田 |
主分类号: | B27B17/00 | 分类号: | B27B17/00;B27B17/02;B27B17/08;B27G1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达 驱动 进行 控制 方法 装置 | ||
一种链锯(10),其具备:把手(33),其具有供操作人员把持的把持件(34),该把手(33)连结于壳体(11);电动马达(21),其用于使锯链(25)旋转;控制部(35),其用于对电动马达的旋转进行控制;以及主电源开关(50),其用于在能够自电源(22)向电动马达供电的接通状态与无法自电源向电动马达供电的断开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在把持件(34)设置用于检测把持件是否被操作人员把持着的把持检测装置(40),当控制部被进行操作而使电动马达停止时,在把持检测装置检测到把持件被把持着的情况下,将主电源开关维持为接通状态,在把持检测装置检测到把持件未被把持的情况下,将主电源开关切换为断开状态。
本申请是申请人株式会社牧田于2016年7月7日提出的PCT申请PCT/JP2016/070178于2017年11月28日进入国家阶段的申请号为201680031094.6、发明名称为“链锯”的发明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利用电动马达进行驱动而旋转的锯链的链锯,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具备把持检测装置的链锯,该把持检测装置设于把持件,用于检测把手的把持件是否被操作人员把持。
背景技术
具有利用电动马达进行驱动而旋转的锯链的电动马达式链锯在本技术领域中是公知的。例如,日本特开2015-074193号公报公开了一种链锯,该链锯具备:电动马达,其设于壳体内;导杆,其以向前方突出的方式设于壳体的前部;以及锯链,其张紧设置于导杆的外周,该锯链被电动马达驱动而旋转。在该链锯中,锯链被电动马达驱动而沿着导杆的外周旋转,能够通过将旋转的锯链按压于木材等来切断木材等。该公开的链锯在壳体的前后方向上的中央部具备侧把手并在壳体的后部具备后把手,操作人员例如用左手把持侧把手的上部的把持件并用右手把持后把手的上部的把持件来对木材等进行切断作业。在后把手的上部下表面以能够摆动的方式设有触发杆,通过将触发杆向把持件侧拉动而进行接通操作,从而使电动马达工作。
发明内容
在该以往技术的链锯中,在操作人员把持着后把手的把持件时,把持着把持件的手的手指有时会意外地拉动触发杆,由此可能使电动马达产生意外的工作从而使锯链意外地旋转。为了消除该可能性,还能够以如下方式构成链锯:设置用于在能够自电源对电动马达供电的接通状态与无法自电源对电动马达供电的断开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主电源开关,仅在主电源开关处于接通状态时,才能通过拉动触发杆使电动马达工作,由此能够防止因电动马达的意外的工作而使锯链意外地旋转。在该情况下,在手离开后把手的把持件而结束作业之后,若主电源开关依旧被维持为接通状态,则在操作人员再次把持后把手的把持件时,手指也许会意外地拉动触发杆,且不知道主电源开关处于接通状态的第三者也许会拉动触发杆,在该情况下,电动马达也会意外地工作。为了消除该可能性,采用联锁装置,使得在拉动着触发杆的手指离开触发杆而使电动马达停止时主电源开关会联动地自动切换至断开状态,由此,即使在操作人员再次把持着后把手的把持件时意外地拉动触发杆,也能够防止因电动马达工作而使链锯旋转。但是,在操作人员拉动触发杆而进行作业的期间内,有时手会暂时离开处于拉动状态的触发杆而使电动马达暂时停止。若每次在触发杆暂时复位而使电动马达暂时停止时主电源开关均联动地自动成为断开状态,则在每次触发杆暂时复位而使电动马达暂时停止之后欲再次拉动触发杆时,不得不事先进行将主电源开关切换为接通状态的操作,那样的话,会存在操作性不良这样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链锯,对于该链锯而言,在操作人员放开把持件时主电源开关自动地成为断开状态,从而谋求提高安全性,且在操作人员把持着把持件的状态下主电源开关不会自接通状态切换至断开状态,从而良好地维持操作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牧田,未经株式会社牧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733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