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镍全奥氏体无磁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82238.7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0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吴辉;王云明;陈刚;荣青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浦项(张家港)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58 | 分类号: | C22C38/58;C22C38/44;C22C38/42;C22C38/02;C22C33/04;B22D1/00;C21D8/00 |
代理公司: | 无锡中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59 | 代理人: | 孙高 |
地址: | 215625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镍全 奥氏体 不锈钢 及其 制造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镍全奥氏体无磁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与应用,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其组成成分包括:碳0.08~0.12%,硅0.2~0.6%,锰13.6~14%,磷≤0.045%,硫≤0.003%,铬16.1~16.5%,镍4.05~4.3%,钼0~0.5%,铜0.4~0.7%,氮0.14~0.18%,余量为铁和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上述低镍全奥氏体无磁不锈钢是通过将各组成成分至少进行炼钢和粗轧制造得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组成成分及制造工艺的设计,在生产过程中为奥氏体相,无铁素体相变发生,改善因热塑性不良而导致的应力裂纹,并获得优秀的钢水纯净度,避免因夹杂物导致再压缺陷或产品形变开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不锈钢冶炼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奥氏体无磁不锈钢,特别涉及一种低镍全奥氏体无磁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与在服饰类产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服饰类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断针、刀片带入等情况,《QB/T2638-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行业标准带式检针机》于2005年1月1日正式实施,将纺织品检针检查作为质量控制标准的一部分推行实施,有效控制了因服装中残留断针伤害消费者事件的发生。由于服饰类产品不可避免地使用到如纽扣、挂钩、拉链等金属制品,为满足检针标准需求,服饰制品行业多选择铜、铝等无磁软金属,以实现无磁效果。缺点是无磁软金属存在强度不足、易生锈、加工成本高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服饰用金属材料的发展。无磁不锈钢是制作服饰类产品用金属制品的理想材料,但我国从2010年之后才开始进行无磁不锈钢的研发,生产出的大部分牌号的不锈钢产品不能实现完全无磁,小部分牌号的不锈钢产品能实现无磁效果但因使用较多贵金属使得产品价格昂贵。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的不锈钢产品不能满足针检标准要求且价格昂贵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镍全奥氏体无磁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与应用,通过组成成分及制造工艺的设计,在生产过程中为奥氏体相,无铁素体相变发生,控制制造工艺过程中的参数,改善因热塑性不良而导致的应力裂纹,并获得优秀的钢水纯净度,避免因夹杂物导致再压缺陷或产品形变开裂。
2.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低镍全奥氏体无磁不锈钢,其特点是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其组成成分包括:碳0.08~0.12%,硅0.2~0.6%,锰13.6~14%,磷≤0.045%,硫≤0.003%,铬16.1~16.5%,镍4.05~4.3%,钼0~0.5%,铜0.4~0.7%,氮0.14~0.18%,余量为铁和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上述低镍全奥氏体无磁不锈钢是通过将各组成成分至少进行炼钢和粗轧制造得到;所述炼钢步骤使用白云石钢包;精炼炉碱度为1.8~2.1,在精炼炉还原阶段,投入含0.5%Al,低Al3#FeSi作为还原剂,保证充分还原;降低Al成分混入钢水;
在钢包处理开始前,实施完全扒渣,并在钢水表面覆盖50-150kg覆盖剂,在后期钢包处理过程中吸附上浮的非金属夹杂物;在钢包底吹氩气搅拌,氩气搅拌结束后静置;
在凝固后,金属冷却到室温的过程中发生附加相变,Creq/Nieq<1.37,选用A模式L→γ+L→γ进行凝固结晶;
所述粗轧步骤首道次压下率为5~10%,最终粗轧总压下率为80~88%,粗轧道次数为7~9道次;铸坯粗轧温度为1190~1210℃;
所述低镍全奥氏体无磁不锈钢相对磁导率<1.002μr。
更进一步地,所述吹氩软搅拌时间20~30min,所述静置时间为30~40min。
更进一步地,所述低镍全奥氏体无磁不锈钢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其组分包括:碳0.1%,硅0.4%,锰13.8%,硫0.001%,铬16.3%,镍4.1%,钼0.1%,铜0.5%,氮0.16%,余量为铁和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浦项(张家港)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浦项(张家港)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822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冻土区防融化试验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混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