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启动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82389.2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87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朱继光;樊孝英;付帅;陈明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25/08 | 分类号: | B64D25/08;B64D1/1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王世磊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启动 接头 | ||
本发明适用于弹射救生领域和空降空投领域。本发明设计一种快速启动接头,主要由接头座、接管嘴组件、销钉、垫圈、卡爪组件、拉杆组件组成,接收到启动指令后,拉杆组件与接头座产生相对运动,接头组件运动时,带动卡爪组件的卡爪产生回转运动,从而使卡爪组件的锁紧部位张开,快速脱离被锁紧部件,从而快速脱离被锁紧主体,达到快速脱离的目的,使后续机构开锁器工作,避免因启动缓慢导致的时间延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应用弹射救生领域和空降空投领域,涉及一种快速启动接头;弹射救生或空降空投时,在接收到启动指令后,快速脱离被锁紧部件,快速启动接头脱离后仍保证飞机动压和静压系统的气密。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大部分用于弹射救生领域或空降空投领域的开锁器启动部件,是采用弹簧丝密绕的软锁针结构,只能传递启动信号,不能传递动压和静压信号。这类开锁器的启动部件软锁针,一方面因软锁针为密绕的弹簧,且为密封状态,表面处理清洗较为困难,致使表面处理后易腐蚀;另一方面软锁针启动过程受过载较大时导致软锁针拉长或变形,再一方面,软锁针与开锁器连接部分为圆柱面配合,软锁针拔出后,开锁器主体存在不密封的通道,导致不能防尘,更不能气密,存在卡滞的风险。目前大部分开锁器采用软锁针为启动部件,存在一定风险。采用快速启动接头,作为开锁器的启动部件,可以避免以上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快速启动接头,应用弹射救生领域和空降空投领域,将飞机的动压和静压传递给开锁器;在快速脱离开锁器,同时能够保证动静压系统的气密。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快速启动接头,所述快速启动接头包括接头座1、拉杆组件7、卡爪组件6和两个接管嘴组件3;
所述接管嘴组件3对称设置于接头座1的两侧,两个接管嘴组件3的一端分别与飞机的动压、静压软管连接,另一端与开锁器连接,以分别传递动压、静压给开锁器;
所述卡爪组件6包括两个销轴6B、两个夹板6A和两个卡爪6C;两个夹板6A夹持相对的两个卡爪6C,并通过销轴6B将夹板6A与卡爪6C转动连接;两个夹板6A通过销钉4与接头座1连接;
所述拉杆组件7包括套筒7A、第一弹簧7B、拉杆7C、垫片7D、特种螺钉7E、销子7F和接头环7G;套筒7A为设置有台阶型通孔的圆筒结构;套筒7A的一端设置有带斜面的凸台;拉杆7C穿设于套筒7A,拉杆7C设置有球头的一端位于套筒7A外,拉杆7C的球头通过销钉4与接头座1连接;套筒7A带斜面的凸台位于两个卡爪6C之间;
第一弹簧7B套设于拉杆7C,并位于套筒7A内;第一弹簧7B的一端限位于套筒7A一端,另一端与垫片7D接触;垫片7D与拉杆7C远离球头的一端铆接,垫片7D对第一弹簧7B进行限位;特种螺钉7E与套筒7A远离凸台的一端螺纹连接,用以对垫片7D进行限位;接头环7G与特种螺钉7E通过销子7F连接;
拉动接头环7G后,带动套筒7A向远离拉杆7C方向运动,套筒7A远离卡爪组件6,套筒7A带斜面的凸台与两个卡爪6C的斜面部分接触,两个卡爪6C绕销轴6B回转,两个卡爪6C的锁紧面张开,将所述快速启动接头与开锁器连接;松开接头环7G后,第一弹簧7B复位,所述快速启动接头与开锁器的开锁器锁紧。
进一步地,所述接管嘴组件3包括接管嘴3A、螺塞3B、衬环3C、密封垫圈3D、顶杆3E、第二弹簧3F;接管嘴3A的一端设置成具有不同截面的圆锥面,用于与飞机上的软管连接;
接管嘴3A的一端与接头座1螺纹连接;接管嘴3A内设置有台阶孔,第二弹簧3F穿设于台阶孔内;第二弹簧3F的一端限位于台阶孔,另一端与顶杆3E接触;顶杆3E上套设有密封垫圈3D使接管嘴3A内腔轴向密封;衬环3C套设于顶杆3E远离第二弹簧3F的一端,衬环3C与螺塞3B过盈配合;螺塞3B与接管嘴3A螺纹配合;
第二弹簧3F对顶杆3E施加作用力,顶杆3E端部和衬环3C夹持密封垫圈3D,传递给开锁器的动压、静压断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823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