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正畸托槽的自动化上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83997.5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45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英;陈斌;田而慷;樊虹岐;孙昕;万紫千红;邓程如意;程斌;王海溦;余美琪;余心怡;苏崇莹;程俊鑫;韩睿盈;廖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B05C5/02 | 分类号: | B05C5/02;B05C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卢楠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正畸托槽 自动化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正畸托槽的自动化上胶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托槽上胶医生难以控制托槽上胶量,无法做到完全精确上胶,效率低,容易造成材料的浪费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水平电机、水平导轨、水平滑块、竖直电机、竖直滑块和竖直导轨,将需要进行上胶的托槽固定在水平滑块上,水平滑块在水平电机的带动下沿水平导轨滑动,进一步实现托槽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上胶器固定在竖直滑块上,竖直滑块在竖直电机的带动下沿竖直导轨移动,上胶器上安装至少一个胶棒,胶棒随竖直滑块在竖直方向上运动,通过调节托槽和胶棒的位置,实现对托槽的精准上胶。本发明实现了对托槽上胶量和上胶位置的精确控制,提高了托槽上胶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正畸托槽的自动化上胶装置。
背景技术
正畸手术是矫正牙齿、解除错牙合畸形。主要通过各种矫正装置来调整面部骨骼、牙齿及颌面部的神经及肌肉之间的协调性,改变其中的不正常关系,达到口颌系统的平衡、稳定和美观的效果。确定治疗方案后,医生会选择适合的正畸托槽,并进行相应的调试、粘接及加力。具体流程包括调制适量的黏合剂,置于托槽的准确位置上后,再粘贴至牙面,稍加压,去除多余的黏合剂,最后待干。
目前口腔医生以直接粘贴法进行托槽的上胶,首先,涂布釉质处理剂。对于没有釉质处理剂的粘结胶,医生一般用其较稀薄的部分代替。目的是使粘贴胶成分尽可能渗入被酸蚀的釉质微孔中,促进胶与牙面的固着。然后用釉质粘合剂粘接托槽。调和型釉质粘合剂应迅速将A/B糊剂调和好,非调和型釉质粘贴剂则直接取用糊剂部分,将适量粘合剂置于托槽底面上,再将托槽放置在牙面上。快而准地调整托槽至适宜的位置,加压使托槽与牙面紧贴。用探针除去从托槽边缘溢出的多余釉质粘合剂,等待釉质粘合剂固化。不同的粘结剂有不同的固化要求,一般为5~6分钟,在此时间内,严禁移动托槽和在托槽上进行操作。但在这个过程中,除去多余粘合剂是至关重要的一步,特别是龈方的多余釉质粘合剂,常常附着菌斑刺激牙龈。
另外这块悬浮的粘合剂也是使托槽脱落的易发因素。为了减少去除多余粘合剂这一步骤造成的不理想因素,需要精确控制托槽上胶的量,目前并没有技术或者结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只是通过医生的估计和除去多余粘合剂的步骤过程来避免各种易发因素,
但是在上胶的过程中,胶水的量难以把控。如果能够以精确的克数来确定每个托槽所需的胶水的量,便能减少去除多余粘合剂的步骤从而提高效率和减少材料的浪费。除此之外,反复地用手接触药品,不仅会降低安装托槽的效率,且带给患者不好的治疗体验。因此,目前的手工托槽上胶方式急需实现机械化,提高上胶效率。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正畸托槽的自动化上胶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的人工托槽上胶的方式,医生难以控制托槽上胶时挤出胶水的量,由于托槽面积过于狭小,无法做到完全精确上胶,从而影响托槽粘贴的位置,且上胶过多时需要去除多余粘合剂,步骤繁琐,效率低,容易造成材料的浪费,以及反复地用手接触药品,卫生程度不够,导致患者治疗体验不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正畸托槽的自动化上胶装置,包括:竖直电机、竖直滑块、水平电机和水平滑块;水平电机用于驱动水平滑块在水平方向移动,竖直电机用于驱动竖直滑块在竖直方向移动;水平滑块上装载用于牙齿正畸的托槽,竖直滑块上固定安装用于对托槽进行上胶的上胶器。
具体地,上胶装置还包括水平导轨和竖直导轨;水平滑块和竖直滑块分别套设在水平导轨和竖直导轨上;且水平滑块和竖直滑块分别能够沿水平导轨或竖直导轨滑移。
具体地,水平电机与水平滑块之间通过水平丝杆和水平联轴器连接;水平丝杆与水平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并通过水平电机带动旋转;水平联轴器套设在水平丝杆上,并与水平丝杆通过螺纹连接;水平联轴器与水平滑块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839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