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电池高速叠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84293.X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88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邓启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启林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5 | 分类号: | H01M10/0585;H01M10/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弘广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49 | 代理人: | 向用秀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电池 高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高速叠片方法,包括:隔膜放卷机构、旋转叠片机构、上料机构以及叠片台机构,其中隔膜放卷机构对隔膜进行纠偏、张力调节及定量放卷,通过上料机构使极片精确传送至旋转叠片机构转移吸附辊处,正负极片转移吸附辊再次通过真空吸附将极片传送至极片贴合吸附辊,极片贴合吸附辊上设置有极片隔膜夹爪,经极片贴合吸附辊带动极片旋转至与隔膜相切位置,辊上极片隔膜夹爪将极片与隔膜夹紧后继续旋转,当极片旋转至叠片台机构承接面并与其相切位置,叠片台机构将折叠后隔膜与极片压紧固定,完成一个极片折叠固定过程;本发明叠片过程为连续旋转运动,大幅度提高了产品的生效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高速叠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由于锂电池具有重量轻、高储能密度、使用寿命长、自放电低和环保的缺点,因此被应用于电动自行车、笔记本电脑等众多数码产品中;
众所周知,在锂电池的制造过程中包括了对电池极片的叠片工艺,锂电池叠片技术,是使用隔膜将正、负电极片进行隔离,并依次层叠使其成为电芯的锂电池制造技术;其基本原理及工作过程为:利用隔膜组件将成卷的隔膜拉出,通过叠片台或隔膜组件的往复运动将隔膜折叠为Z字形,同时,利用机械手或其他转运装置将正、负电极片交替放在折叠的隔膜之间,由隔膜将正、负电极片分开;周而复始,多次重复上述过程,最终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锂电池电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先利用取放机构的吸盘从料盒中吸取电池极片,然后搬运至相应的定位台,当需要叠置该极片时再次利用取放机构从定位台处吸取该极片,并搬运至叠片台上进行放料;现有技术中上述操作均需在一个工作台完成,轮候时间长,伺服操作繁杂,不利于提高叠片加工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电池高速叠片方法,能够通过隔膜放卷机构对隔膜进行纠偏、张力调节及定量放卷,通过正负极片上料机构使极片精确传送至旋转叠片机构转移吸附辊处,正负极片转移吸附辊再次通过真空吸附将极片传送至极片贴合吸附辊,极片贴合吸附辊上设置有极片隔膜夹爪,经极片贴合吸附辊带动极片旋转至与隔膜相切位置,辊上极片隔膜夹爪将极片与隔膜夹紧后继续旋转,当极片旋转至叠片台机构承接面并与其相切位置,叠片台机构将折叠后隔膜与极片压紧固定,完成一个极片折叠固定过程;正负极片在隔膜左右两边等距间隔与隔膜贴合后旋转折叠,完成整个电池电芯叠片过程;整个叠片过程为连续旋转运动,能大幅度提高产品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电池高速叠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隔膜料卷输出隔膜;
S2,正、负极上料机构接收极片,并将极片输送至转移吸附辊;
S3,转移吸附辊吸附极片,旋转转移至与贴合吸附辊相接处时;贴合吸附辊吸附极片,并旋转转移至与隔膜相接处;
S4,极片与隔膜进行贴合叠片并输出。
作为优选:还包括隔膜张力调节器将隔膜保持预设张力后输送至隔膜编码器,隔膜编码器接收隔膜且保持隔膜的长度与叠放一层的隔膜长度相同并输出至与贴合吸附辊相接处。
作为优选:S2还包括:正、负极上料机构真空吸附极片并输送极片。
作为优选:S3中还包括:转移吸附辊和贴合吸附辊内均设置有气封板,转移吸附辊通过气封板精准吸附正、负极上料机构上的极片,贴合吸附辊通过气封板精准吸附转移吸附辊上的极片。
作为优选:S4还包括一个步骤:贴合吸附辊的两端还设置有夹转板,夹转板上设置有极片隔膜夹爪,贴合吸附辊设置有两组且分设于隔膜两侧,两组贴合吸附辊上的极片隔膜夹爪将极片和隔膜夹紧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启林,未经邓启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842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