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混纺纱的纺纱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88600.1 | 申请日: | 201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8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宿州润达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1/42 | 分类号: | D06M11/42;D06M11/65;D06M15/507;D06M15/59;D06M15/227;D02G3/04;D02G3/44;D06M101/06;D06M101/40;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3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混纺纱 纺纱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包括以下步骤:(1)抗菌纤维的制备;(2)麻纤维整理;(3)竹纤维的处理;(4)柔化后的麻纤维与抗菌纤维混纺;(5)并条;(6)粗纱;(7)细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工艺制得的混纺纱提高了纱线的抗菌性能以及柔软性,经柔化处理的麻纤维既可以保持原有凉爽、透气、散湿以及抗菌防蛀的优点,又具有更好的吸湿性和染色性能,同时纤维刚度降低,刺痒感明显降低使得麻纤维更加适用于制成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品。抗菌纤维的加入能够杀死或者抑制病菌的滋生,进一步提高混纺纱的抗菌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纱领域,特别是一种抗菌混纺纱的纺纱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绿色环保的功能性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欢迎。许多新型的多组分纤维混纺纱不断被开发,这种混纺纱能充分发挥各自的纤维特性,实现优势互补。诸如竹纤维、亚麻纤维等具有天然抗菌性、绿色健康环保的纤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竹纤维是利用竹材及竹制品下脚料开发的生态纺织纤维,具有天然抗菌能力,其制品24h的抗菌率达到71%。并且竹纤维织物具有高吸湿性、快干性、高透气性、良好的悬垂性,手感柔软滑腻、穿着凉爽舒适,顺应人们追求健康舒适的潮流。亚麻纤维被誉为“会呼吸的纤维”和“天然空调”,具有优良的透气性、吸湿性、清爽性和导湿性。
麻纤维因为它独特的纤维架构,能够抑制细菌生产和繁殖,麻独特的抑菌性使其备受欢迎。麻含有半纤维素,使紫外线被纤维素吸收,不易直接照到人体,又起到防磁、抗辐射和保护皮肤的作用。另外,麻纤维还能消除静电。然而麻纤维的结晶度和取向度较高,纤维直径较粗、抗弯刚度大、无卷曲、外表平直,因此与皮肤接触时不易弯曲,会压迫皮肤而产生刺痒感。该特性限制了麻纤维的应用,尤其是在与皮肤直接接触的纺织品领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菌混纺纱的纺纱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它能够提高纱线的抗菌性能,同时改善麻纤维的柔软度,使其更加适用于与皮肤直接接触的纺织品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混纺纱的纺纱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抗菌纤维的制备:所述抗菌纤维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60-80份棉纤维、135-150份稻壳纤维、80-90份木碳纤维、100-150份凤梨麻纤维,120-150份竹炭纤维,100-120份涤纶纤维,100-120份脱乙酰甲壳素,100-120份瓜尔胶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6-8份甘油、0.5-0.8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2.0-3.0份十二烷基硫酸钠、5-8份天然乳胶、2-4份凤梨麻超微粉悬液、56-60份3-羟基丁酸-4-羟基丁酸共聚酯以及55-60份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将混合纤维使用5g/L的差皂素处理3h,处理温度为80℃,浴比1:18,向处理后的纤维中加入抗菌剂于39℃下发酵48小时,发酵结束后,用温水洗净,使用酶溶液对经过抗菌处理的纤维进行处理后得到抗菌纤维,使用酶溶液的处理温度为40℃,处理时间为6h,浴比为1:20;
(2)麻纤维整理:将麻纤维经过预清洗除去表面杂质,进行2-8道柔化处理,烘干,得到柔化后麻纤维,然后采用机械作用充分分离并均匀混合柔化后的麻纤维,混合后按质量给麻层均匀喷涂2%-3.5%的乳化液和2%-5%的软化剂,堆仓养生24h以上;
(3)竹纤维的处理:将竹纤维经第一开清棉工序、第一梳棉工序、第一头道并条工序、第一二道并条工序、第一粗纱工序制成竹纤维粗纱;
第一开清棉工序中打手转速为950-1050r/min,梳针打手转速为420-450r/min,凝棉器风扇速度为850-950r/min,棉卷罗拉速度为9-11r/min,棉卷定重为350-380g/m,棉卷长度为32-34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宿州润达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宿州润达纺织(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886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元数据的电网通信资源数据校核方法
- 下一篇:可调谐SOI激光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D06M 对纤维、纱、线、织物、羽毛或由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进行D06类内其他类目所不包括的处理
D06M11-00 用无机物或其配合物处理纤维、纱、线、织物或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和机械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如丝光
D06M11-01 .用氢、水或重水;用金属氢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们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卤素;用氢卤酸或其盐,用氧化物或卤素的含氧酸或其盐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或过化合物;从具有两性元素—氧键的阴离子衍生的盐
D06M11-51 .用硫、硒、碲、钋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