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对二布局的超精密锥体全自动上下料加工工作站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88759.3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9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谷秋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堰经济开发区科创中心 |
主分类号: | B23Q7/04 | 分类号: | B23Q7/04;B23Q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0 江苏省泰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对 布局 精密 锥体 全自动 上下 加工 工作站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上下料加工工作站,尤其涉及一种一对二布局的超精密锥体全自动上下料加工工作站。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对二布局的超精密锥体全自动上下料加工工作站,包括机床单元A、机床单元B和机器人单元,机床单元A和机床单元B相邻设置,机器人单元放置于机床单元A和机床单元B的中间位置,机床单元A包括机床主轴组件A、机床进给组件A,机床单元B包括机床主轴组件B、机床进给组件B,锥体零件分别装夹在机床主轴组件A和机床主轴组件B的装夹头上,机器人单元包括底架、托台、载具、机器人组件以及抓手组件。发明的优点是:结构合理,可以替代人工,实现不间断的生产,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上下料加工工作站,尤其涉及一种一对二布局的超精密锥体全自动上下料加工工作站。
背景技术
现有的超精密加工技术中,由于其定位精度要求特别高,需要人工反复装调再进行加工,才能得出最终想要的合格产品,超精密加工一直是制造业的难点,加工尚且费力,全自动化加工,使用设备替代人工更是难上加难,但随着科技及工业4.0的不断推进,人力成本随之增高而设备价格随之降低,对使用纯设备替代人工的要求也越来越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精确度高、使用效果好的一对二布局的超精密锥体全自动上下料加工工作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一对二布局的超精密锥体全自动上下料加工工作站,包括机床单元A、机床单元B和机器人单元,所述机床单元A和机床单元B相邻设置,机器人单元放置于机床单元A和机床单元B的中间位置,机器人单元由机器人控制系统控制其运动,所述机床单元A包括机床主轴组件A、机床进给组件A,机床单元B包括机床主轴组件B、机床进给组件B,锥体零件分别装夹在机床主轴组件A和机床主轴组件B的装夹头上,机器人单元包括底架、托台、载具、机器人组件以及与机器人组件固定连接的抓手组件,底架为焊接框架件,其内部用于安装气动控制元件,托台是通过连接件安装固定在底架的台面上,与机床单元A、机床单元B和机器人单元分别配合的三件载具安装在托台的台面上,机器人组件通过安装件安装固定在底架的台面上,所述抓手组件的端部设有4个工位的取放吸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载具呈蜂窝状,其内可以放置多个锥体零件。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应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的上下料加工工作站,结构合理,可以替代人工,实现不间断的生产,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2、本发明的上下料加工工作站,一对二机器人的布局形式,将离散放置的机床改为工作站形式,节约了整体的设备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正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机器人单元正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机器人单元侧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机器人单元俯视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机床单元A,1-1、机床主轴组件A,1-2、机床进给组件A,2、机床单元B,2-1、机床主轴组件B,2-2、机床进给组件B,3、机器人单元,3-1、底架,3-2、托台,3-3、载具,3-4、机器人组件,3-5、抓手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堰经济开发区科创中心,未经姜堰经济开发区科创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887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