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并网微电网负荷管理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88827.6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01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刘云;司睿强;赵亮亮;许迎春;时丕丽;黄浪;谢文景;何建宗;夏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变电工西安电气科技有限公司;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3/14;H02J3/28;B60L53/64;G06Q50/0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晓晓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并网 电网 负荷 管理 方法 设备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属于电力调度与管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并网微电网负荷管理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负荷用电特性对并网微电网中的负荷分为重要负荷、可转移负荷、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可中断负荷和其他负荷;步骤2,根据各类负荷的用电曲线,建立各类负荷的负荷用电模型;其中,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的用电曲线通过蒙特卡洛算法得到;步骤3,建立并网微电网负荷管理调整目标,根据并网微电网负荷管理调整目标和各类负荷的负荷用电模型调控不同类型负荷,完成并网微电网负荷管理。通过负荷分类和建模,实现不同负荷分类预测和分类调度,针对微电网中电动汽车负荷特性,调度电动汽车参与微电网整体能量管理,提升微电网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调度与管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并网微电网负荷管理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微电网系统是一种包含分布式电源、储能、负荷和保护系统的完整系统,系统内的能量转换装置负责进行能量转换,监控和保护装置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对系统实施监控和保护,是一个可以自我保护和控制管理运行的小型电力系统。并网微电网指与大电网并网运行,实现分布式能源最大化利用。
微电网中单个用电负荷常常容量较小且数据较多,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直接管理控制成百上千的用电负荷,将降低系统运行效率。并网微电网负荷管理能够通过负荷的科学分类、预测、管理与调度,实现微电网经济优化运行。
电动汽车具有环保、节能的特点,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电动汽车通过交流或直流充电桩接入微电网,其充电负荷具有冲击性和随机性。目前大部分微电网能量管理中,负荷管理相关的研究都集中在利用电动汽车充放电减少配电网中分布式能源的出力波动和微电网自身能量管理优化,但是考虑到电动汽车接入并网微电网实际问题,多为用户满意度和电价的充电负荷的均衡控制,但充电和运行规律不能精确监测采集,无法提供微电网能量管理中所需的各项参数,造成整个优化策略与实际情况产生偏差,无法在实际运行中使整个系统的效益达到最大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在含有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的并网微电网负荷管理时,由于电动汽车的充电和运行规律不能精确监测采集,无法提供微电网能量管理中所需的各项参数,造成整个优化策略与实际情况产生偏差,导致整个并网微电网的效益低的缺点,提供一种并网微电网负荷管理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一方面,一种并网微电网负荷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负荷用电特性对并网微电网中的负荷分为重要负荷、可转移负荷、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可中断负荷和其他负荷;
步骤2:根据各类负荷的用电曲线,建立各类负荷的负荷用电模型;其中,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的用电曲线通过蒙特卡洛算法得到;
步骤3:建立并网微电网负荷管理调整目标,根据并网微电网负荷管理调整目标和各类负荷的负荷用电模型调控不同类型负荷,完成并网微电网负荷管理。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
所述步骤1的具体方法为:
根据负荷用电特性对并网微电网中的负荷分为重要负荷、可转移负荷、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可中断负荷和其他负荷,其中,需要优先保障供电的负荷为重要负荷,能够优化用电时间段的负荷为可转移负荷,由若干台电动汽车随机充电产生的用电负荷为电动汽车充电负荷,能够切除的负荷为可中断负荷。
所述步骤2的具体方法为:
根据各类负荷的用电曲线,建立各类负荷的负荷用电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变电工西安电气科技有限公司;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未经特变电工西安电气科技有限公司;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888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注塑机下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物流配送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