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麻萜酚的提取分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90578.4 | 申请日: | 201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8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3 |
发明(设计)人: | 刘胜贵;王钲霖;蒋永昌;付彬彬;李智高;孔令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绿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37/68 | 分类号: | C07C37/68;C07C37/70;C07C37/72;C07C37/82;C07C37/84;C07C3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50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麻 提取 分离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麻萜酚的提取分离方法,该方法采用乙醇水溶液提取后,用有机溶剂萃取富集大麻萜酚,活性炭脱色后经聚酰胺树脂柱、中性氧化铝和键合硅胶柱纯化富集,最后再经聚酰胺类填料制备色谱柱分离,获得的目标段浓缩结晶,获得高纯度的大麻萜酚。本发明方法易操作,实用性强,分离得到的大麻萜酚纯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麻萜酚的提取分离方法,属于植物化学成分提取领域。
背景技术
火麻,又称汉麻、工业大麻,是我国传统的药材和保健食品原料之一。国家卫生部2002年文件将火麻仁列入“ 既是药品又是食品的物品名单”,这就使火麻食品的开发与利用有了法规保障。这也使得对火麻植物花叶的开发提供了条件与支撑。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火麻认识的加深,以及对其加工产品所具有的较强的生理功能研究的深入,各国普遍重新放开对火麻及其产品开发的限制。随之而来的就是,火麻的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火麻产量的逐年提升。作为火麻植物的副产物,火麻花叶除了可以作为秸秆燃烧作肥外,还含有丰富的具有较强生理活性的大麻酚类物质,尤其是大麻二酚(CBD)。如何对火麻花叶进行高附加值的利用,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与环境问题。目前关于大麻二酚的利用与提取报道颇多,在医药行业和人类大健康行业中大麻二酚已经充分体现出它独特的价值。作为大麻素类的大麻萜酚,在结构上不仅与大麻二酚具有相似的化学结构,在大麻花叶中同样具有可提取的价值。
本发明采用乙醇水溶液提取配合柱层析分离纯化,对汉麻叶中大麻萜酚的提取工艺进行探寻及优化,以寻找汉麻叶中大麻萜酚的最适提取条件及工业可行性,目的在于研发一个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工艺,旨在为充分利用汉麻叶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实现汉麻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效益最大化提供指导。
发明内容
为充分利用汉麻叶中的生物活性成分,探寻汉麻叶中大麻萜酚的可利用度,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收率高、产品纯度高的大麻萜酚的提取分离方法。
本发明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以大麻的花叶部位为原料,粉碎制成30-50目颗粒后采用质量浓度60-80%的乙醇溶液热回流提取2-3次,每次回流提取1-3小时,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回收乙醇,得乙醇提取浓缩液。
(2)待步骤(1)乙醇提取浓缩液冷却至常温后,加入一定量的正己烷萃取,将大麻萜酚萃取到有机溶剂相层中,收集合并有机溶剂相层,回收有机溶剂,得大麻萜酚萃取浓缩液。
(3)在步骤(2)的大麻萜酚萃取浓缩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升温搅拌,静置2分钟后用玻砂漏斗过滤,滤液浓缩抽干,得到大麻萜酚粗膏。
(4)在步骤(3)的大麻萜酚粗膏中加入质量浓度20-30%的乙醇,加热搅拌形成混悬液,静置冷却后取上清液过聚酰胺树脂柱,上样完后用纯净水洗脱杂质至流出液为无色,然后用质量浓度30-42%乙醇溶液洗聚酰胺树脂柱至流出液为无色,再用质量浓度55-60%的乙醇溶液洗脱至无杂质,最后用质量浓度65-80%的乙醇溶液洗脱收集大麻萜酚,分瓶收集,薄层鉴别后合并含有大麻萜酚目标物的洗脱液,减压浓缩回收乙醇,得聚酰胺层析大麻萜酚粗品。
(5)将步骤(4)聚酰胺层析大麻萜酚浓缩物用中性氧化铝干法拌样,上中性氧化铝柱,干法上样后,用氯仿-正己烷溶液洗脱除杂,然后用氯仿-乙酸乙酯-乙醇胺液洗脱大麻萜酚,收集含大麻萜酚目标物洗脱液,浓缩得大麻萜酚半成品,含量大于50%。
(6)将步骤(5)大麻萜酚粗品用甲醇溶解,过氨基键合硅胶柱、氰基键合硅胶柱或苯基键合硅胶柱,加压柱层析。键合硅胶柱用质量浓度20%的甲醇溶液平衡后,使用质量浓度30%-42%的甲醇溶液洗2-3个柱体积,然后用质量浓度52-65%的甲醇溶液洗脱,最后用质量浓度72-85%的甲醇溶液洗脱,薄层层析鉴别,洗脱至无大麻萜酚斑点为止,对浓度72-85%的甲醇洗脱液进行薄层层析鉴别,合并含有大麻萜酚的洗脱液,浓缩得大麻萜酚半纯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绿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未经云南绿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905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