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物联网跨网通信模块的通信方式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92245.5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33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刘达;刘颖;王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通系统集成有限公司贵州省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60 | 分类号: | H04W4/60;H04W36/00;H04W36/30;H04L12/10;G16Y30/00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汪劲松 |
地址: | 550003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网 网通 模块 通信 方式 | ||
1.一种物联网跨网通信模块的通信方式,通信模块包括以下模块:电源VCC、通信模组、eSIM集成组件,电源VCC向eSIM集成组件供电,通信模组向eSIM集成组件发送控制信号且通信数据与eSIM集成组件双向发送通信数据;
其特征在于,通信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S1、通信模组与eSIM集成组件上电;
S2、通信模组开始工作;
S3、运营商eSIM芯片A开启;
S4、通信模组向eSIM集成组件发送控制信号;
S5、eSIM集成组件向通信模组发送通信数据;
S6、通信模组入网并检查当前网络CSQ值,检查结果包括以下情况:
A1、如果CSQ值大于16则进行以下步骤:
S7.1、通信模组提取eSIM芯片鉴权信息发送至核心网平台侧,执行鉴权;
S7.2、执行终端业务;
A2、如果CSQ值小于16,则进行以下步骤:
S8.1、通信模组进行当前的控制信号判断,当电平为1时开启运营商eSIM芯片A;当电平为0时开启运营商eSIM芯片B;
S8.2、运营商eSIM芯片开启后,通信模组向eSIM集成组件发送控制信号;
S8.3、eSIM集成组件向通信模组发送通信数据;
S8.4、通信模组入网并检查当前网络,重复步骤S6;
S9、融合联通LPA固件包,完成标准执行控制逻辑下载,双运营商eSIM芯片完成转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跨网通信模块的通信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eSIM芯片是采用MFF2封装且具备UICC解决方案的微控芯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跨网通信模块的通信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营商eSIM设备管理平台均采用OC平台,且通讯协议均可采用coap协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跨网通信模块的通信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组包括无线通信模块U1A、电阻R10、二极管D10、三极管Q1、开关电容SC,无线通信模块U1A的15脚与二极管D10阴极连接,无线通信模块U1A的17脚与三极管Q1基极连接,三极管Q1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集电极与电阻R10一端连接,电阻R10另一端与电源VCC连接,无线通信模块U1A的53脚、54脚分别与开关电容SC两端连接,无线通信模块U1A的45脚、46脚分别与电源VCC连接,无线通信模块U1A的47脚、48脚短接后接地,无线通信模块U1A的51脚、52脚短接后接地;
无线通信模块U1A的39脚与电阻R1一端、电阻R2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另一端与eSIM芯片A的1脚连接,电阻R2另一端与eSIM芯片B的1脚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U1A型号是BC95,所述三极管Q1型号是2N3904。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跨网通信模块的通信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eSIM集成组件包括选通芯片U2、eSIM芯片A、eSIM芯片B、电阻R1~R9、三极管Q2、电容C1~C10、二极管D1~D8,选通芯片U2的1脚与二极管D8阴极、eSIM芯片B的6脚分别连接,选通芯片U2的2脚与eSIM芯片A的6脚、电容C9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9另一端接地,选通芯片U2的3脚与二极管D5阴极、eSIM芯片B的0脚分别连接,选通芯片U2的4脚与无线通信模块U1A的38脚连接,选通芯片U2的5脚与二极管D1阴极、eSIM芯片A的0脚分别连接,选通芯片U2的9脚与无线通信模块U1A的36脚、电阻R9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9另一端与三极管Q2基极连接,三极管Q2发射极与选通芯片U2的10脚、11脚均连接,三极管Q2集电极与电阻R8一端连接,电阻R8另一端与电源VCC连接,选通芯片U2的12脚与二极管D3阴极、电阻R6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6另一端与eSIM芯片A的2脚连接,选通芯片U2的13脚与电阻R5一端、电阻R7一端、二极管D7阴极分别连接,电阻R7另一端与eSIM芯片B的2脚连接,选通芯片U2的14脚与无线通信模块U1A的41脚连接,选通芯片U2的15脚与无线通信模块U1A的40脚、电阻R3一端分别连接,选通芯片U2的6脚、16脚分别与电源VCC连接,选通芯片U2型号是CD4053,三极管Q2型号是2N3904;
二极管D1~D4共阳极且阳极与电源VCC连接,二极管D2阴极接在电阻R1与eSIM芯片A的1脚之间的节点上,该节点与电容C1一端连接,电容C1另一端与接地点、电容C2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2另一端接在电阻R2与eSIM芯片B之间的节点上,电阻R3~R5另一端分别连接且与电源VCC连接,电容C3两端分别与eSIM芯片A的0脚、4脚连接,电容C4并联在电容C3两端,电容C5一端接在电阻R6与eSIM芯片A之间的节点上,电容C5另一端与电容C7一端连接,电容C7另一端与eSIM芯片B的0脚连接,电容C6并联在电容C7两端,电容C8一端接在电阻R7与eSIM芯片B之间的节点上,二极管D4阴极接在电阻R2与eSIM芯片B之间的节点上;
二极管D5~D8共阳极且阳极接地,二极管D5、D6的阴极分别与eSIM芯片B的0脚、1脚连接;
eSIM芯片A、eSIM芯片B的4脚分别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通系统集成有限公司贵州省分公司,未经联通系统集成有限公司贵州省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9224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