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观孔道测试模型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92406.0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6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游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游利 |
主分类号: | G01N13/04 | 分类号: | G01N1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观 孔道 测试 模型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微观孔道测试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芯片,所述透明芯片上设有若干个依次排列的适于嵌入相应仿岩心薄片样本的凹部,且各凹部之间通过相应的流道依次相连,其中
在第一凹部的进液口连接有进液池,最后凹部的出液口连接有排液池;
位于透明芯片的上端面密封有透明上盖,以及透明芯片的下端面设有薄膜式光源OLED层;
所述进液池旁还设有进气口,且进液池和进气口与第一凹部的进液口之间依次刻蚀有微气泡生成模块、微气泡分裂模块;
所述透明上盖的上端面设有热源装置,所述薄膜式光源OLED层的下端面设有冷源装置;以及
各凹部的进液口高于该凹部的出液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观孔道测试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装置和冷源装置包括若干上、下对称设置的半导体致冷片;
所述热源装置中的半导体致冷片的热端贴于位于凹部正上方的透明上盖的上端面处,所述冷源装置的半导体致冷片的冷端贴于位于凹部正下方的薄膜式光源OLED层的下端面处;以及
所述半导体致冷片的覆盖面积小于凹部面积。
3.一种微观孔道测试模型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向微观孔道测试模型内注入测试溶液,以观测微观孔道测试模型内各仿岩心薄片样本中相应微观孔道内多相流体的分布和流动状况;
所述微观孔道测试模型采用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观孔道测试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热源装置、冷源装置通电后,在仿岩心薄片样本的上、下侧形成温差,以促使仿岩心薄片样本中测试溶液从上向下渗透;
当所述薄膜式光源OLED层点亮后,从透明芯片的一侧观察仿岩心薄片样本中测试溶液从上向下渗透状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试溶液适于从上一仿岩心薄片样本完成从上向下渗透后,进入下一仿岩心薄片样本;以及
当测试溶液进入下一仿岩心薄片样本后,开启该仿岩心薄片样本对应的上、下半导体致冷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游利,未经游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9240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