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履带式薄壳车辆用履带板成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93286.6 | 申请日: | 201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95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利华;侯锐;孔晓华;任金华;刘勇涛;赵慧;李永梅;邬晓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3/02 | 分类号: | B21J13/02;B21J5/02;B21J5/00;B21K23/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祁恒 |
地址: | 10007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履带式 车辆 履带 成形 方法 | ||
1.一种履带式薄壳车辆用履带板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S1、设计联体履带板锻模:联体履带板锻模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之间的型槽包括预锻型槽和终锻型槽;其中,上模的终锻型槽不包括飞边槽,下模的终锻型槽包括飞边槽;除飞边槽之外,下模的终锻型槽与预锻型槽的结构相同,上模的终锻型槽与预锻型槽的结构相同;联体履带板锻模的连接板部位厚度为5~8mm;锻模靠近连接板部位的端面采用半径5~8mm的局部圆角结构;预锻型槽中间连接部位适当加大,同时将预锻型槽加厚2~4mm;
S2、锻造联体履带板热锻件:将坯料加热后放入联体履带板锻模的预锻型槽内进行预成型,使坯料在预锻时充满预锻型槽;然后将预锻件放入联体履带板锻模的终锻型槽中,使多余的金属充入飞边槽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板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联体履带板使用的材料为42CrMo,锻模尺寸为联体履带板尺寸乘以1.01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板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锻模的中心与终锻型槽的中心不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履带板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锻模结构上采用锁扣装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板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锻型槽的桥部留有一定的斜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履带板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度为30°~4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板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坯料采用圆棒料,下料精度≤2㎜,切断面垂直度≤2㎜,重量为17~19㎏。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板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坯料加热为将坯料加热到1120~11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9328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