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金属丝网的六自由度隔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94372.9 | 申请日: | 201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05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方;魏志强;温明;唐文;轩新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F7/14 | 分类号: | F16F7/14;F16M13/02;B21F27/02;B21F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张彩珍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金属丝网 自由度 结构 | ||
1.一种基于金属丝网的六自由度隔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下板(14),所述环形下板(14)上设有六个下节点(13),所述六个下节点(13)分别与六个连杆(3)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六个连杆(3)的上端分别与六个上节点(1)固定连接,所述六个上节点(1)分别与载机的六个挂点固定连接,所述环形下板(14)的上方设有上板(5),所述上板(5)包括中心的负载固定座和沿径向延伸的三个连接臂,所述三个连接臂与所述环形下板(14)之间分别设有金属丝网圈(9),所述金属丝网圈(9)的内侧设有上压条(8)和下压条(11),所述上压条(8)的两端通过两个上压立柱(7)与上压座(6)固定连接,所述上压座(6)与所述上板(5)固定连接,所述下压条(11)的两端通过两个下压立柱(12)与所述环形下板(14)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金属丝网的六自由度隔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节点(13)等距设置在所述环形下板(14)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金属丝网的六自由度隔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连接臂的末端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金属丝网的六自由度隔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3)的上端通过第一螺钉(2)与所述上节点(1)固定连接,所述连杆(3)的下端通过第二螺钉(10)与所述下节点(13)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金属丝网的六自由度隔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3)、所述上板(5)和所述环形下板(14)均设有减重槽和加强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金属丝网的六自由度隔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3)、所述上板(5)、所述环形下板(14)、所述上节点(1)和所述下节点(13)均为轻质合金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基于金属丝网的六自由度隔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丝网圈(9)由金属丝网缠绕整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金属丝网的六自由度隔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丝网缠绕整体成型的工艺流程为:
(1)拉拔成丝,将不锈钢拉拔成边长为0.15mm的等边三角形钢丝;
(2)编织成毛坯,将等边三角形钢丝进行拉伸,并缠绕成直径为2mm的螺旋卷,将螺旋卷交叉编织成三维毛坯;
(3)冲压成型,按照负载重量确定金属丝网密度,将三维毛坯冲压成型;
(4)包束固形,对冲压成型件外形用钢丝稀疏包络固形,完成金属丝网圈的制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9437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网卡检测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核壳结构无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