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金属丝网的六自由度隔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94372.9 | 申请日: | 201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05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方;魏志强;温明;唐文;轩新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F7/14 | 分类号: | F16F7/14;F16M13/02;B21F27/02;B21F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张彩珍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金属丝网 自由度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金属丝网的六自由度隔振结构,包括环形下板,环形下板上设有六个下节点,六个下节点分别与六个连杆的下端固定连接,六个连杆的上端分别与六个上节点固定连接,六个上节点分别与载机的六个挂点固定连接,环形下板的上方设有上板,上板包括中心的负载固定座和沿径向延伸的三个连接臂,三个连接臂与环形下板之间分别设有金属丝网圈,金属丝网圈的内侧设有上压条和下压条,上压条的两端通过两个上压立柱与上压座固定连接,上压座与上板固定连接,下压条的两端通过两个下压立柱与环形下板固定连接。本发明实现对机载转塔的六自由度承载与隔振,避免机载转塔由于疲劳损伤导致的功能失效,提高隔振结构寿命及复杂应用环境的适应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被动隔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六杆并联结构与金属丝网的六自由度隔振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机载平台在军用和民用领域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但载机上各种振源,如发动机、旋转翼片、传动系统,空气扰动等对机载设备的功能和性能产生较大影响,并严重影响其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现有的减振方式一般是采用橡胶材料或者减振装置。但是,传统的橡胶材料难以满足高低温、大载荷冲击等复杂环境下技术要求;传统橡胶减振装置适用的工况温度范围狭窄,橡胶易与臭氧、光等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老化,在低温下会变硬变脆至局部龟裂,且耐油、耐水和耐酸碱性均较差,从而导致减振器使用性能受到影响,且使用寿命较短,维护成本高;很多应用场景实际振动工况十分复杂,现有的减振装置大部分仅考虑了单一线性方向上的减振,很难满足实际多自由度减振的复杂工况。目前隔振系统存在体积、重量大,空间结构复杂、加工装配要求高的缺点,同时在大空间安装时存在设计复杂,安装困难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在大空间安装,六自由度隔振的金属丝网阻尼隔振结构及其工作方法,结构简单,不仅能适应复杂工况,而且具有良好的减振缓冲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是由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金属丝网的六自由度隔振结构,包括环形下板,所述环形下板上设有六个下节点,所述六个下节点分别与六个连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六个连杆的上端分别与六个上节点固定连接,所述六个上节点分别与载机的六个挂点固定连接,所述环形下板的上方设有上板,所述上板包括中心的负载固定座和沿径向延伸的三个连接臂,所述三个连接臂与所述环形下板之间分别设有金属丝网圈,所述金属丝网圈的内侧设有上压条和下压条,所述上压条的两端通过两个上压立柱与上压座固定连接,所述上压座与所述上板固定连接,所述下压条的两端通过两个下压立柱与所述环形下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下节点等距设置在所述环形下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三个连接臂的末端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的上端通过第一螺钉与所述上节点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的下端通过第二螺钉与所述下节点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所述上板和所述环形下板均设有减重槽和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所述上板、所述环形下板、所述上节点和所述下节点均为轻质合金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丝网圈由金属丝网缠绕整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丝网缠绕整体成型的工艺流程为:
(1)拉拔成丝,将不锈钢拉拔成边长为0.15mm的等边三角形钢丝;
(2)编织成毛坯,将等边三角形钢丝进行拉伸,并缠绕成直径为2mm的螺旋卷,将螺旋卷交叉编织成三维毛坯;
(3)冲压成型,按照负载重量确定金属丝网密度,将三维毛坯冲压成型;
(4)包束固形,对冲压成型件外形用钢丝稀疏包络固形,完成金属丝网圈的制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943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网卡检测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核壳结构无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