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向柱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95010.1 | 申请日: | 201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2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藤村统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机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1/184 | 分类号: | B62D1/184;B62D1/189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张敬强;李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向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向柱装置的锁定机构,抑制零件数量的増加,简化组装作业。通过使内柱(9)相对于外柱(7)在车身前后方向上移动来进行转向柱的前后的位置调整。在安装于内柱(9)的下部的金属线卡定部件(35)设有多个金属线插入孔(35a)。通过向金属线插入孔(35a)的一个从左右两侧插入金属线部件(23)的金属线插入部(23e),内柱(9)相对于外柱(7)的移动被限制,成为锁定状态。如果操作操作杆(22)使旋转轴(21)旋转,则旋转轴(21)的外周部的凸轮部(21f)也成为一体而旋转位移。此时,凸轮部(21f)的左右两侧的倾斜面(21f1、21f2)将金属线部件(23)向左右两侧扩张,使金属线插入部(23e)从金属线插入孔(35a)脱离而解除锁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将转向柱沿前后方向移动调整的转向柱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构成为使转向柱沿前后方向移动自如的转向柱装置(参照专利文献1)。转向柱装置在从车身侧的安装支架下垂的左右的侧板间配置有支撑转向轴的柱管。柱管具有内管和外管,通过利用固定于外管的伸缩机构用的支架的左右的侧板夹持固定柱管,内管相对于外管的前后方向的移动被限制。此时,在支架的侧板的外侧层叠配置多个摩擦板,利用锁定机构锁住侧板及多个摩擦板,由此确保了保持力。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5619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转向柱装置的锁定机构由于具备多个摩擦板而零件数量増加,并且组装作业复杂化。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作为转向柱装置的锁定机构,抑制零件数量的増加,并且简化组装作业。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转向柱装置具备:第一部件,其设于车身侧;第二部件,其相对于上述第一部件在车身前后方向上移动自如,且设有操纵部件;轴部,其沿车宽方向延伸,且旋转自如地设于上述第一部件;操作部,其旋转操作上述轴部;金属线部件,其在车身前方的端部保持于上述第一部件,且中途部位卷绕于上述轴部的外周面的状态下,后方的端部在比上述轴部靠前方与上述第二部件连结;金属线插入孔,通过在上述第二部件沿车身前后方向设有多个金属线插入孔,且从车宽方向插入上述金属线部件的后方的端部,来限制上述第二部件相对于上述第一部件的前后方向的移动;以及凸轮部,其设于上述轴部,通过基于上述操作部的操作的上述轴部的旋转使上述金属线部件向车宽方向外侧弹性变形,使上述金属线部件的后方的端部从上述金属线插入孔脱离。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作为转向柱装置的锁定机构,能够抑制零件数量的増加,并且简化组装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转向柱装置的从车辆左侧观察到的、包括局部截面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转向柱装置的锁定机构的剖视图。
图3A是图2的A向视图。
图3B是表示相对于图3A锁定机构的锁定被解除的状态的作用说明图。
图4是图2的仰视图。
图5是图2所示的外柱的使上下反转了的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6A是将用于锁定机构的金属线部件与旋转轴一同表示的立体图。
图6B是表示相对于图6A锁定机构的锁定被解除的状态下的金属线部件的形状变化的作用说明图。
图7是将用于锁定机构的金属线卡定部件与内柱一同表示的立体图。
图8A是表示金属线部件卡定于金属线卡定部件的状态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机工株式会社,未经富士机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950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