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元件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95322.2 | 申请日: | 2016-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18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黄逸儒;庄东霖;沈志铭;许圣宗;黄冠杰;黄靖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世纪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46 | 分类号: | H01L33/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罗英;臧建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元件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元件,包括一磊晶结构、一黏着层、一第一反射层、一第二反射层、一阻挡层、一第一电极以及一第二电极;磊晶结构包括一基板、一第一半导体层、一发光层以及一第二半导体层;黏着层设置于磊晶结构的第二半导体层上;第一反射层设置于黏着层上;第二反射层设置于第一反射层上且延伸至黏着层上;自第二反射层朝磊晶结构的方向定义一投影方向;第二反射层在投影方向上的投影面积大于第一反射层在投影方向上的投影面积;阻挡层设置于第二反射层上且具有导电性;第一电极电性连接于第一半导体层;第二电极电性连接于第二半导体层。本发明可利用第二反射层有效增加整体的反射面积,进而提升发光元件的整体出光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发光元件,尤指一种可有效增加反射面积的发光元件。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图1为现有技术的发光元件1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发光元件1包括一磊晶结构10、一欧姆接触层12、一反射层14、一阻挡层16以及二电极18,其中欧姆接触层12、反射层14、阻挡层16与电极18都设置于磊晶结构10上。反射层14用以将磊晶结构10的发光层100发出的光线反射,阻挡层16则用以吸收光线。一般而言,反射层14的材料为具有高反射率的银或银合金。由于银的化学性质较为活泼,在高温时不稳定,容易乱窜,因此,现有技术会将反射层14的面积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避免反射层14在后续制程中因温度提高而流窜至磊晶结构10,进而影响出光表现。相对地,反射层14的反射面积也受到限制,可反射的光线有限,使得发光元件1的整体出光效率无法有效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有效增加反射面积的发光元件,以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一实施例,本发明的发光元件包括一磊晶结构、一黏着层、一第一反射层、一第二反射层、一阻挡层、一第一电极以及一第二电极。磊晶结构包括一基板、一第一半导体层、一发光层以及一第二半导体层。黏着层设置于磊晶结构的第二半导体层上。第一反射层设置于黏着层上。第二反射层设置于第一反射层上且延伸至黏着层上。自第二反射层朝磊晶结构的方向定义一投影方向。第二反射层在投影方向上的投影面积大于第一反射层在投影方向上的投影面积。阻挡层设置于第二反射层上且具有导电性。第一电极电性连接于第一半导体层。第二电极电性连接于第二半导体层。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反射层的材料可为银或银合金,且第二反射层的材料可为非银金属、非银合金或由多层非银金属层所组成,其中第一反射层的反射率大于第二反射层的反射率,且第二反射层的反射率大于或等于80%。
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反射层的材料可为铝或铝合金,且第二反射层的材料可为非金属材料或绝缘性的多层材料层所组成,例如包括但不限于是布拉格反射层,其中第一反射层的反射率小于第二反射层的反射率,且第二反射层的反射率大于或等于80%。
综上所述,本发明在第一反射层上增设第二反射层,且使第二反射层延伸至黏着层上,使得第二反射层的投影面积大于第一反射层的投影面积。换言之,本发明可先将化学性质较为活泼的第一反射层(例如,银或银合金)设置在黏着层上的一定范围内,以避免第一反射层材料在后续制程中因温度提高而流窜至磊晶结构。接着,再将化学性质较不活泼的第二反射层(例如,非银金属或非银合金或绝缘性材料)设置于第一反射层上,且使第二反射层延伸至黏着层上。藉此,本发明即可利用第二反射层有效增加整体的反射面积,进而提升发光元件的整体出光效率。
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发明详述及附图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发光元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发光元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发光元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发光元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发光元件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世纪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世纪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953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机转子和交替极电机
- 下一篇:自动抛光机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