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ETC车道中一辆车跟随合法车过车的处理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95796.7 | 申请日: | 201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25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刚;李剑;梅乐翔;宋杰;王鹏壮;张朝祥;李全发;余绪金;高奎刚;李友良;许俊;陈喆;李奇峰;李勇;徐明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 |
主分类号: | G07B15/06 | 分类号: | G07B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咨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2 | 代理人: | 秦景芳 |
地址: | 10000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etc 车道 中一辆车 跟随 合法 处理 方法 系统 | ||
1.一种ETC车道中一辆车跟随合法车过车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天线控制接口获取到进入ETC车道的天线交易区的第一车辆的车载电子单元中的车辆信息;
向所述ETC车道的队列增加第一车辆元素,并将所述第一车辆的车辆信息对应至所述第一车辆元素;
通过所述天线控制接口获取所述ETC车道的天线与所述第一车辆的车载电子单元进行交易的结果,并将所述ETC车道的天线与所述第一车辆的车载电子单元进行交易的结果对应至所述第一车辆元素;
在所述ETC车道的天线与所述第一车辆的车载电子单元进行交易的结果为交易成功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车辆元素的状态标记为合法车;
在所述第一车辆元素为所述队列的首个车辆元素的情况下,通过IO卡控制接口根据所述第一车辆元素的状态输出将所述ETC车道的栏杆转换为放行状态的控制信号;
在所述栏杆为放行状态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天线控制接口从跟随所述第一车辆进入所述天线交易区的第二车辆的车载电子单元中获取车辆信息;
在获取到所述第二车辆的车载电子单元中的车辆信息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车辆元素之后增加第二车辆元素,并将所述第二车辆的车辆信息对应至所述第二车辆元素;
通过所述天线控制接口获取所述ETC车道的天线与所述第二车辆的车载电子单元进行交易的结果,并将所述ETC车道的天线与所述第二车辆的车载电子单元进行交易的结果对应至所述第二车辆元素;
在所述ETC车道的天线与所述第二车辆的车载电子单元进行交易的结果为交易成功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车辆元素的状态标记为合法车;
通过所述IO卡控制接口接收所述第一车辆通过所述ETC车道的落杆车检器的第一检测信号,并将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对应至所述第一车辆元素;
根据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删除所述第一车辆元素,并通过所述IO卡控制接口根据所述第二车辆元素的合法车的状态输出保持所述栏杆为放行状态的控制信号;
通过所述IO卡控制接口接收所述第二车辆通过所述落杆车检器的第二检测信号,并将所述第二检测信号对应至所述第二车辆元素;
根据所述第二检测信号删除所述第二车辆元素,并通过所述IO卡控制接口输出将所述栏杆由放行状态恢复至拦截状态的控制信号;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未获取到所述第二车辆的车载电子单元中的车辆信息的情况下,通过所述IO卡控制接口接收到所述第二车辆通过所述ETC车道的第一光电车检器的第三检测信号;
在所述第一车辆元素之后增加状态为异常车的第三车辆元素,并将所述第三检测信号对应至所述第三车辆元素;
通过车牌识别控制接口根据所述第三车辆元素的异常车的状态和所述第三检测信号触发抓拍识别所述第二车辆的动作并输出抓拍识别所述第二车辆的控制信号,并将所述第二车辆的抓拍识别结果对应至所述第三车辆元素;
通过费显控制接口根据所述第二车辆的抓拍识别结果输出收费报警信息,以提醒通过人工方式对所述第二车辆进行收费;
通过所述IO卡控制接口接收到所述第一车辆通过所述落杆车检器的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并将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对应至所述第一车辆元素;
根据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删除所述第一车辆元素,并通过所述IO卡控制接口根据所述第三车辆元素的异常车的状态输出将所述栏杆由放行状态恢复至拦截状态的控制信号;
在接收到通过人工方式完成对所述第二车辆收费的结果的情况下,将通过人工方式完成对所述第二车辆收费的结果对应至所述第三车辆元素;
根据通过人工方式完成对所述第二车辆收费的结果将所述第三车辆元素的状态由异常车更改为合法车;
通过所述IO卡控制接口根据所述第三车辆元素的合法车的状态输出将所述栏杆转换为放行状态的控制信号;
通过所述IO卡控制接口接收所述第二车辆通过所述落杆车检器的所述第二检测信号,并将所述第二检测信号对应至所述第三车辆元素;
根据所述第二检测信号删除所述第三车辆元素,并通过所述IO卡控制接口输出将所述栏杆由放行状态恢复至拦截状态的控制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未经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9579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