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线路金具用高强度耐腐蚀铝合金的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96118.2 | 申请日: | 201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49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强银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联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1/03 | 分类号: | C22C1/03;C22C1/06;C22C21/02;C22F1/043 |
代理公司: | 温州市品创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7 | 代理人: | 程春生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线路 金具用高 强度 腐蚀 铝合金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力线路金具用高强度耐腐蚀铝合金的生产工艺,涉及电力线路技术领域,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熔炼;(2)将铝合金液温度升高至750‑760℃,加入精炼剂I进行第一次精炼处理;精炼完成后进行变质处理;变质后加入精炼剂II进行第二次精炼处理,扒渣;浇注;(3)将铝合金铸件置于预热至200‑230℃的加热炉中,保温30‑60min后,以3.2‑5.5℃/min的速度升温至540‑550℃,保温4‑5h,再雾冷至室温;(4)将铝合金铸件置于加热炉中,进行三次时效处理。本发明生产所得的铝合金机械强度高,耐磨性、耐腐蚀性好,在电力线路金具中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线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力线路金具用高强度耐腐蚀铝合金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电力线路金具是应用于220-750kV甚至以上高压架空输变点线路及配电装置上的重金属构建。其是连接和组合电力系统中各类装置、传递机械、电气负荷以及某种防护作用的金属附件,和铁塔、导线、绝缘子一起组成输电线路,电力金具在输变电工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按照电力金具的使用功能,产品通常划分为悬垂线夹、耐 张线夹、连接金具、接续金具、保护金具、拉线金具等九大类,用于各种电力等级的输变工程。
由于电力运行要求的特殊性,对于电力线路金具的机械性能及电气性能均有较高要求。生产电力线路金具的材料有普通优质结构钢、铸造铝合金、可锻铸铁、铜铝合金等,其中铸造铝合金电力线路金具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行及电气性能的综合优点,因此在电力线路中应用广泛。
申请号为201010157588.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压电力线路金具用耐蚀铝合金及制备方法,耐蚀铝合金,由下述组份组成:硅,镁,钛,镍,余量为铝及不可避免杂质。制备时按合金组分配料,将各组分加热熔化,保温,浇铸,脱模后进行2次时效。该发明在现有铝硅合金的基础上,大幅度降低硅含量,添加少量的钛、镍、镁元素,提高合金的整体强度,降低脆性;钛、镍、镁元素可提高铝合金基体的电极电位,提高铝合金抗电化学腐蚀能力,并形成金属间化合物和氧化膜,进一步提高合金的抗氧化能力;铸造后进行两次时效,有效改善合金的室温和低温机械性能及耐蚀性。
申请号为201210359982.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力金具用高强度铸造铝合金及其制造方法,该铝合金由硅、镁、锶、铁、铝组成。制造时,首先使纯铝锭完全熔解为铝液,再向铝液中投入所需用量的硅和镁元素使之充分熔解,然后加入适量的Al-Sr变质剂进行变质,再使用氩气通入铝液里面进行精炼除气后可用于铸造电力金具。本发明的铝合金材料具有良好的铸造工艺性,铸造的工件经适当热处理强化,其抗拉强度达到330MPa以上,伸长率为2-5%,布氏硬度大于80。
申请号为201710240186.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力线路金具用高强度铝合金及其制造方法,该高强度铝合金由以下成分组成:铝、硅、锰、酶、锆、铜等。该发明制备的铝合金铸造性能优异、机械强度高、尺寸稳定性好;制造时在浇注后热处理过程中进行不同温度的退火处理,并合理设置升温速度、保温时间以及退火方式,使合金基体组织更加稳定,有效增强了铸件的加工性能、强度、抗应力以及抗腐蚀力。
铸造铝合金电力线路金具强度较高、重量轻、磁损小、导电性能优良、无需热镀锌。基于这些因素,研制性能更加优异铝合金电力线路金具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线路金具用高强度耐腐蚀铝合金的生产工艺,生产所得的铝合金机械强度高,耐磨性、耐腐蚀性好,在电力线路金具中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电力线路金具用高强度耐腐蚀铝合金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联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金联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961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