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两阶段退化产品的剩余寿命预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96295.0 | 申请日: | 201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65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林景栋;陈敏;林正;王静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Q10/04;G06F1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武君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阶段 退化 产品 剩余 寿命 预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阶段退化产品的剩余寿命预测方法,属于预测与健康管理中剩余寿命预测领域,本发明主要包括:退化过程建模、模型参数估计及剩余寿命预测;其中退化过程建模是利用非线性Wiener过程建立两阶段退化模型;模型参数估计包括:历史退化数据收集;基于单元极大似然估计方法的模型参数估计;随机参数分布的统计分析;剩余寿命预测包括:首达时间分布的获取;状态转移概率函数的推导;基于估计的参数对产品进行剩余寿命预测。本发明可以有效的预测两阶段退化产品的剩余寿命,有利于确保产品的运行可靠性,减少维修费用和避免安全事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预测与健康管理领域,涉及一种两阶段退化产品的剩余寿命预测方法。
背景技术
剩余寿命预测是预测与健康管理技术的核心内容,其是指当前时刻产品距离丧失规定功能所剩的有效时间间隔,是反映产品可靠性的重要指标,对于切实保障产品的运行安全性、可靠性与经济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十年来,剩余寿命预测得到广泛关注与深入研究。其中,由于Wiener过程可以描述非单调退化轨迹且具有良好的数学特性,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基于Wiener过程的寿命预测方法中,退化速率通常是固定的,并且不会随时间而变化。然而,在实际工程中,由外部操作条件和内部机制的变化,许多产品的退化轨迹通常存在显着的退化率变化,呈现出如图2所示的两阶段退化现象,如高性能电容器、LCD、液体耦合器件、发光二极管、电池和轴承等。对于这类两阶段退化产品,传统的寿命预测方法预测准确度不高。
为了提高预测准确度,许多研究学者对此提出了两阶段退化模型,但现有方法主要关注于变点是否随机或是否考虑个体差异性,而忽视了每个阶段的退化非线性和寿命的解析解的推导。现有退化模型每个阶段是线性Wiener过程,而根据图2可以看出,在实际中,由负载,内部状态,外部环境的变化,各阶段的退化过程呈现出非线性特征。因此,基于非线性Wiener过程来研究两阶段退化产品的剩余寿命预测方法更加合理。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两阶段退化产品的剩余寿命预测方法,该方法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能有效实现两阶段退化产品的剩余寿命预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两阶段退化产品的剩余寿命预测方法,包括退化过程建模、模型参数估计及剩余寿命预测三部分内容,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退化过程建模,从退化变点处进行分段,利用非线性Wiener过程模型建立两阶段退化模型;步骤二:模型参数估计,通过收集历史退化数据,利用两阶段单元MLE方法进行模型未知参数估计;步骤三:剩余寿命预测,基于步骤一所得的两阶段退化模型,利用时空变换,可推导出首达时间分布的近似解析解;步骤四:以步骤三所得首达时间分布结果为基础,考虑各阶段的退化速率为随机变量,基于总概率定律,可得到考虑个体差异性的首达时间分布函数;步骤五:在变点未出现的情况下,根据Wiener过程特性,可推导出从初始退化状态转移到变点退化状态的转移概率密度函数,进而,基于总概率定律,得到考虑个体差异的状态转移密度函数;步骤六:以步骤四和步骤五所得结果为基础,基于总概率定律和高斯分布的性质,可推导出两阶段退化模型的首达时间概念下的寿命概率密度函数;通过将步骤二获得的模型参数估计值代入寿命概率密度函数,从而实现两阶段退化产品的寿命预测。
进一步,步骤一中,从变化点处进行分段,每个阶段利用非线性Wiener过程进行退化建模,所构建的两阶段退化模型为:
其中:X(t)表示产品的性能退化量,X(0)和X(τ)分别表示初始时刻和变点处的退化状态,和是各阶段的漂移函数,σ1和σ2是各阶段的扩散系数,B(t)是标准的布朗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962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