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轨道车辆带端梁构架的组焊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99406.3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92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宋佳曈;张林儒;何岩;高志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1/02 | 分类号: | B23K31/02;B23K37/04;B23K37/047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 代理人: | 田春梅 |
地址: | 130062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车辆 带端梁 构架 焊工 | ||
轨道车辆带端梁构架的组焊工艺涉及轨道客车转向架构架的制造技术领域,其包括:构架的一步组焊,构架XY平面的确定以及对构架的冷调修,构架的X轴中心线和Y轴中心线的划线以及对构架的热调修,两个端梁尺寸的加工,将两个端梁与构架一步组件进行组焊,最后以Z轴基准线D、X轴中心线和Y轴中心线为统一基准,并结合图纸理论尺寸,对构架上的各种吊座进行划线定位并组焊,以完成构架的组焊工序。本发明将构架组焊时的基准统一为Z轴基准线D,既提高了组装精度又便于保证组装尺寸,同时,组焊后的构架几乎不用调修,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该工艺将构架分步组焊,并利用工装将各步骤的基准统一,增加了各尺寸的可控性,提升了组焊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客车转向架构架的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车辆带端梁构架的组焊工艺。
背景技术
如图1至图4所示,新B型车转向架构架1为带端梁结构的焊接构架,构架1包括两个箱形侧梁1-1、两个横梁1-2、两个端梁1-3和两个纵梁1-4,每个侧梁1-1上盖板的中线位置设有一个空气弹簧座板1-1-2,每个侧梁1-1下盖板的中部对称设有两个内侧一系弹簧座1-1-1,每个侧梁1-1下盖板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外侧一系弹簧座1-1-5,每个侧梁1-1的两个端部各设有一个端梁连接座1-1-4,每个侧梁1-1的外侧壁上设有两个侧梁端部定位块1-1-3,每个端梁1-3一侧的下端面设有一个制动吊座1-3-1;两个纵梁1-4需要平行焊接在两个横梁1-2上,两个横梁1-2平行穿入且焊接在两个侧梁1-1的中部,两个端梁1-3需要平行插入四个端梁连接座1-1-4之间,端梁1-3与端梁连接座1-1-4之间的连接形式为T型接头组合焊缝形式,该种接头形式与传统带端梁的构架结构不同,若采用传统的将两个横梁1-2、两个侧梁1-1和两个端梁1-3同时组装组焊的工艺方式,将不适用该新结构的构架1,由于组装时横梁、侧梁和端梁的基准无法统一,导致焊接后需要反复调修来保证尺寸,调修困难且容易出现尺寸超差的现象,无法保证加工尺寸,组焊后合格率低;并且,由于基准不统一,构架1上各种吊座的组焊合格率也低。
中垂面是指能将具有对称结构的物体对称地分成互为镜像的两部分的剖切平面。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构架的端梁、横梁和侧梁组装时基准无法统一,导致构架调修次数多和调修困难,焊接后无法保证加工尺寸,不合格率较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带端梁构架的组焊工艺。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轨道车辆带端梁构架的组焊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构架的一步组焊:先将两个纵梁与两个横梁组焊在一起,再将两个横梁分别插入两个侧梁中部,使两个侧梁与两个横梁组装在一起,然后将两个侧梁与两个横梁在焊接变位机上完成焊接,形成构架一步组件;
步骤二、构架XY平面的确定以及对构架的冷调修,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1、将步骤一所述的构架一步组件反向放置并固定在划线平台上,根据图纸理论尺寸可知,内侧一系弹簧座的下端面到XY平面的理论距离Z1以及空气弹簧座板的上端面到XY平面的理论距离Z2,根据Z1和Z2的数值,在构架一步组件上找到XY平面的位置;
步骤2.2、使用洋冲在构架一步组件的侧梁外侧壁上刻打点状标识以标记出XY平面与侧梁外侧壁的交线,记作Z轴基准线D,作为后续Z轴方向的组焊和加工工序的基准线;
步骤2.3、以步骤2.2所标记的Z轴基准线D为基准,使用压力机对构架一步组件上的四个外侧一系弹簧座和四个端梁连接座所在的区域进行冷调修,使构架一步组件Z轴方向的尺寸调至满足图纸理论尺寸要求;
步骤2.4、将步骤2.3调修后的构架一步组件反向放置并固定在端梁焊接工装上,以步骤2.2所标记的Z轴基准线D为基准,测量Z轴基准线D到所述端梁焊接工装基准面A的距离为M,由图纸理论尺寸可知,侧梁端部定位块的下端面到Z轴基准线D的距离为J,根据M和J的数值,在构架一步组件上找到侧梁Z轴检测面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994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