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青芥菜发酵制备酸菜产品的工业化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1300007.4 申请日: 2019-12-16
公开(公告)号: CN111000174A 公开(公告)日: 2020-04-14
发明(设计)人: 朱翔;朱婕;陈功;张其圣;李恒;张伟;朱士杰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东坡中国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
主分类号: A23L19/20 分类号: A23L19/20;A23L27/10;A23L5/41;A23L29/30;A23B7/155
代理公司: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代理人: 吕玲;钱成岑
地址: 620039 四川省眉***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芥菜 发酵 制备 酸菜 产品 工业化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属于食品领域,尤其是食品领域中的泡菜制备技术,具体为一种青芥菜发酵制备酸菜产品的工业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选择和预处理;2)第一轮快速启动发酵,沙封发酵15-30d;3)第二轮贮藏浅发酵,再次沙封发酵90-120d;4)第三轮增香发酵,发酵10-15d,即得发酵好的酸菜。该方法通过三轮发酵,循环利用蔬菜盐渍水,添加香辛料等辅料,使蔬菜发酵更成熟,风味更好;对蔬菜盐渍水的循环利用不仅能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还为后期发酵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具有独特风味,降低了盐用度,避免了资源的浪费,节省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领域,尤其是食品领域中的泡菜制备技术,具体为一种青芥菜发酵制备酸菜产品的工业化方法。

背景技术

酸菜是中国一些地区存在的一种泡菜,制作酸菜的初衷是为了延长蔬菜的保存期限。酸菜在我们的饮食中可以是开胃小菜、下饭菜,也可以作为调味料来制作菜肴,如:酸菜鱼、泡椒鲫鱼、仔姜肉丝等。

现有酸菜的制备方法是:将新鲜蔬菜(白菜或芥菜,尤其是叶芥中的卷心芥、叶瘤芥、宽柄芥和大叶芥是四川泡酸菜的主要原料)经一定的加工方法使其具有一定的酸味,但是目前通常只对蔬菜进行一次发酵,且发酵时间为30-40天左右,腌浸时间短的酸菜中,亚硝酸盐会导致超标。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是公认的一种化学致癌物,现代医学证明,人体摄入的硝酸盐在细菌的作用下,可还原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可使血液的载氧能力下降,并形成强致癌物亚硝胺。如果食用了含亚硝酸盐过多的酸菜,人体亚硝酸盐过量,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一般亚硝酸盐一次性食入300~500毫克,会使血液中血红蛋白变成失去带氧功能的高铁血红蛋白,令红细胞失去携带氧气的能力,导致组织缺氧,会出现皮肤和嘴唇青紫、头疼头晕、恶心呕吐、心慌气短、腹胀抽搐、血压下降、大小便失禁等。重症者可出现昏迷、痉挛和惊厥,常死于呼吸衰竭等中毒症状。同时,为了快速发酵,有的酸菜制备时还额外添加生物菌剂,不够绿色天然,此外,现有的酸菜通常还添加防腐剂、保鲜剂才能达到保质期,添加防腐剂的酸菜吃起来发色涩,闻起来呛人,无酸菜的香气,有辛辣及窒息性气味并且可强烈刺激眼睛,品感不佳。市场上现有酸菜的质量参差不齐,市场中较多品牌的酸菜质量检测指标不达标,都是因为在加工过程中不规范操作,制作的过程中污染到了致病的有害物质和各种霉菌、细菌、病毒造成的结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的一种用青芥菜发酵制备酸菜产品的工业化方法。该方法通过三轮发酵,循环利用蔬菜盐渍水,添加香辛料等辅料,使蔬菜发酵更成熟,风味更好;对蔬菜盐渍水的循环利用不仅能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还为后期发酵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具有独特风味,降低了盐用度,避免了资源的浪费,节省了生产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青芥菜发酵制备酸菜产品的工业化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选择:选用色泽青绿新鲜、无病虫害的青芥菜,去除根须、老皮等,清洗干净;

2)第一轮快速启动发酵:将步骤1)中的青芥菜放入盐渍池中,加入食盐,按照一层菜一层盐的方式进行堆放,每层盐适量,使青芥菜和食盐均匀混合。以青芥菜质量计,食盐的添加量为3%-5%。

让食盐和青芥菜分布均匀,发酵更充分,再沙封发酵15-30d,得到半成熟菜坯;所述第一轮发酵工艺,采用低盐盐渍新鲜蔬菜,溶解出蔬菜水,浸渍蔬菜,可快速启动蔬菜发酵。

所述盐渍池容量为40-200t。

所述沙封是指在青芥菜入池以后,在青芥菜表面盖上2层食品级PE膜,在膜上盖上双层防水雨布,在防水雨布上盖上一定厚度的沙子,对盐渍池进行密封。

3)第二轮贮藏浅发酵:将步骤2)中的半成熟菜坯捞起来,在菜中加入姜黄盐,使姜黄盐均匀分布半成熟菜坯上,同样采用步骤2)中沙封,再次发酵90-120d,得到成熟菜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东坡中国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未经四川东坡中国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00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