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卤水除杂装置及除杂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04971.4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37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陈云海;廖晓鹏;周秀;何涛;龙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天原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B1/46 | 分类号: | C25B1/46;C25B15/08 |
代理公司: | 重庆飞思明珠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8 | 代理人: | 刘念芝 |
地址: | 4080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卤水 装置 杂工 | ||
1.一种卤水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形壳体(1)、导流筒(2),以及搅拌装置(3),
所述筒形壳体(1)由上部的圆筒段壳体(11)以及下部的锥形段壳体(12)连接构成,所述锥形段壳体(12)的底部设有盐泥出口(121),且通过阀门控制开闭,
所述导流筒(2)的直径小于圆筒段壳体(11)的内径,导流筒(2)设置在圆筒段壳体(11)的下部,且导流筒(2)的下端开口与锥形段壳体(12)之间具有间隔距离,
所述搅拌装置(3)的搅拌叶片设置在导流筒(2)的内空,用于混匀导流筒内空的液体,且驱动液体向下流动,
所述圆筒段壳体(11)的上部设置卤水溢流口(4),
所述筒形壳体(1)上设置卤水输送管(5),卤水输送管(5)的出料口位于导流筒(2)内空的上部,
所述筒形壳体(1)上设置除杂剂输送管(6),除杂剂输送管(6)的出料口为多个,沿导流筒(2)的圆周均匀分布,位于导流筒(2)内空的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卤水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筒(2)与圆筒段壳体(11)同心设置,导流筒(2)的外周与圆筒段壳体(11)的内壁具有间隔空间,形成环形的回流通道(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卤水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卤水溢流口(4)的数量为八个,均分360°圆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卤水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段壳体(11)的内空呈上部为大径段、下部为小径段的阶梯状,所述导流筒(2)位于圆筒段壳体(11)的小径段中,所述卤水溢流口(4)与圆筒段壳体(11)的大径段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卤水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段壳体(11)的大径段和小径段之间通过一锥状壳体连接,锥状壳体的大口端朝上,锥状壳体的小口端朝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卤水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膜过滤器,所述膜过滤器的进料口与卤水溢流口(4)通过泵连通,膜过滤器的杂质液出口与卤水输送管(5)相连。
7.采用权利要求1-5任一卤水除杂装置除杂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步骤:
1)向筒形壳体内添加卤水,至卤水的液面高度不低于导流筒的上端开口,然后添加杂质晶体作为晶种,至筒形壳体内卤水的杂质晶体固含量为0.2-1.2%,杂质晶体为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的混合物;
2)启动搅拌装置,经卤水输送管向导流筒内空上部加入卤水,经除杂剂输送管向导流筒内空下部加入除杂剂,除杂剂为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混合物;
3)除杂剂与卤水混合,生成过饱和溶液,且由导流筒的下端开口流出、导流筒的上端开口流入形成循环;
4)过饱和溶液与杂质晶体碰撞,析出大颗粒晶体,大颗粒晶体沉积在锥形段壳体的底部,开启阀门排出,澄清的溶液由卤水溢流口排出,得到除杂卤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4)沉积的大颗粒晶体经阀门排出后过滤,滤饼作为步骤1)的晶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除杂剂中碳酸钠的浓度为10-100g/l,氢氧化钠的浓度为50-300g/l。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加入的卤水在筒形壳体内停留的时间≥30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天原化工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天原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497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