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的功能性饲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06893.1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59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程勐万里;刘素芳;薛芹;喻勇;符秀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五粮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50/10 | 分类号: | A23K50/10;A23K10/30;A23K10/14;A23K10/12;A23K10/37;A23K10/33;A23K20/163;A23K50/15;A23K20/24;C12N1/14;C12N1/16;C12R1/685;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道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69 | 代理人: | 董艳玲 |
地址: | 237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反刍动物 瘤胃 酸中毒 功能 饲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防治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的功能性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玉米粉碎、加干净水搅拌调浆,得到玉米淀粉浆,将温度升到液化酶解所需温度后,在玉米淀粉浆中加入a-淀粉酶,进行液化酶解,再加入糖化酶,制得玉米糖浆;
(2)将酵母接种到玉米糖浆中,发酵后制得酵母液体培养物;
(3)将松针粉、锯末粉、糖蜜、葡萄糖和尿素加入酵母液体培养物中,经混合均匀后制得固态发酵培养基;
(4)将高产柠檬酸黑曲霉菌种接到固态发酵培养基中,经发酵后,制得富含柠檬酸固态培养基;
(5)将富含柠檬酸固态培养基干燥后,与氯化钙、山楂和陈皮混合,制得所述防治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的功能性饲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的功能性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玉米和干净水的重量比为100:50~2000,a-淀粉酶添加剂量为0.005~600U/g底物干基,液化温度为30~180℃,液化时间为0.05~15h,糖化酶添加剂量为0.02~200U/g底物干基,糖化酶解温度为8~150℃,糖化酶解时间为0.05~120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的功能性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玉米、干净水的重量比为100:400~600,a-淀粉酶添加剂量为15.0~25U/g底物干基,液化温度为70~105℃,液化时间为1~3h,糖化酶添加剂量为20~30U/g底物干基,糖化酶解温度为60~70℃,糖化酶解时间为18~24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的功能性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酵母菌菌种液接种量为0.05~25%,发酵温度为10~80℃,发酵起始PH为1.0~15,发酵时间为2~168h,标定溶氧为0.5~5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的功能性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酵母菌菌种液接种量为5~10%,发酵温度为25~30℃;发酵起始PH为4.5~5.0,发酵时间为12~16h,标定溶氧为20~3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的功能性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松针粉、锯末粉、糖蜜、葡萄糖、尿素、酵母液体培养物重量比为100:1~1000:0~800:0~500:0~50:1~2000,所述步骤(4)中,高产柠檬酸黑曲霉菌菌种液接种量为0.03~30%,发酵温度为2~80℃,发酵起始pH为2.0~16,标定溶氧为0.5~500%,发酵时间为2~480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的功能性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松针粉、锯末粉、糖蜜、葡萄糖、尿素、酵母液体培养物重量比为100:20~30:20~30:5~10:0.5~1:100~120,所述步骤(4)中,高产柠檬酸黑曲霉菌菌种液接种量为6~8%,发酵温度为28~32℃,发酵起始pH为6.0~7,标定溶氧为10~15%,发酵时间为96~120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的功能性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富含柠檬酸固态培养基、氯化钙、山楂、陈皮的重量比为100:0.05~200:0.03~150:0.02~10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的功能性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富含柠檬酸固态培养基、氯化钙、山楂、陈皮重量比为100:20~30:15~20:12~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五粮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五粮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689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