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阿奇霉素胶囊相关杂质的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07929.8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4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正雄;张阳玲;朱丽君;徐金喜;肖伟平;何亚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宏源药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双龙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G01N30/8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李丹 |
地址: | 4386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霉素 胶囊 相关 杂质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阿奇霉素胶囊相关杂质的检测方法,用于分离阿奇霉素相关杂质的流动相为:流动相A:0.003mol/L磷酸氢二钾缓冲盐溶液;流动相B:甲醇‑乙腈(250:750),采用线性梯度洗脱法进行洗脱检测。本发明能将阿奇霉素相关杂质完全分离,降低了阿奇霉素胶囊相关杂质检测时柱压的波动,提高了色谱柱的使用寿命,避免了由于出峰时间的漂移,从而导致杂质判断出现差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析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优化的阿奇霉素相关杂质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阿奇霉素(Azithromycin)化学名称为(2R,3S,4R,5R,8R,10R,11R,12S,13S,14R)-13-[(2,6-二脱氧-3-C-甲基-3-O-甲基-α-L-核-已吡喃糖基)氧]-2-乙基-3,4,10-三羟基-3,5,6,8,10,12,14-七甲基-11-[[3,4,6-三脱氧-3-(二甲氨基)-β-D-木-已吡喃糖基]氧]-1-氧杂-6-氮杂环十五烷-15-酮,是一种大环内酯类抗菌药,与红霉素比较,其对酸稳定,口服不受胃酸破坏,半衰期长,感染部位组织及细胞内浓度高,对格兰氏阴性菌作用扩大,尤其对流感杆菌作用加强,抗菌谱更广,抗菌作用更强。
阿奇霉素(Azithromycin)是大环内酯抗生素的第1个品种,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上、下呼吸道、泌尿生殖系统、皮肤和软组织、外科感染等。欧洲药典(EP9.0)收载的阿奇霉素相关杂质检测方法采用梯度运行,测试过程中有机相比例逐步升高,与缓冲盐浓度混合时柱压波动逐步较大,导致连续运行色谱图出峰时间易产生漂移,由于阿奇霉素杂质较多,出峰时间漂移会使杂质判断出现差错。因此亟需一种能够解决分析测试运行过程中柱压波动逐步变大的问题的检测方法,能够避免出峰时间漂移导致杂质判断出现差错的情况。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阿奇霉素峰鉴别对照品溶液中各杂质有效分离的前提下,解决运行过程中有机相与缓冲盐混合时柱压波动引起出峰时间漂移的情况,避免了杂质判断出现差错的阿奇霉素胶囊相关杂质的检测方法,该阿奇霉素胶囊相关杂质的检测方法能有效的让柱压波动较小,从而进一步可以提高色谱柱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阿奇霉素胶囊相关杂质的检测方法,使用液相色谱法,并且包含如下步骤:
将阿奇霉素溶于稀释液中,形成供试品溶液,用液相色谱法分离检测阿奇霉素及其杂质;
其中,稀释液是溶液A、甲醇和乙腈体积比为7:7:6的混合溶液,其中,溶液A为pH值为10.0士0.05的0.001~0.01mol/L的磷酸二氢铵水溶液;
液相色谱条件:
色谱柱:C18柱;流动相A:缓冲溶液;流动相B:甲醇-乙腈(250:750);采用梯度洗脱;柱温:60℃;检测波长:UV210nm;进样量:50μl;流速:1.0ml/min;运行时间:93min。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本发明提供的阿奇霉素胶囊相关杂质的检测方法进一步包括下列技术特征的部分或全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用液相色谱法分离检测阿奇霉素及其杂质过程中,
空白溶液:稀释液;
峰鉴别对照溶液:取阿奇霉素峰鉴别对照品8mg,加稀释液1ml,溶解后作为峰鉴别对照溶液;
系统适用性对照溶液:取系统适用性对照品1瓶加稀释液1ml,溶解后作为系统适用性对照溶液;
供试品溶液:取阿奇霉素0.2g,精密称定,置25ml量瓶中,加稀释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平行配制两份;
自身对照溶液:精密量取1.0ml供试品溶液,置100ml量瓶中,用稀释液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自身对照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宏源药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双龙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省宏源药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双龙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79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FPC电路板上下料部装
- 下一篇:一种热塑性聚氨酯母粒的切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