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温度控制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09154.8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99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印爱荣;刘余根;丁韵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3/19 | 分类号: | G05D23/19;G05B11/42;F28F2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进联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0 | 代理人: | 龙伟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度 控制 方法 系统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温度控制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应用于温度控制系统,该温度控制方法包括:确定温度采集模块在预设采集周期内采集到的负载出水温度的一个或者多个峰值和谷值;确定一个或者多个峰值和谷值中绝对值最小的值与预先设定的目标温度值的偏差值;判断偏差值落入的预设阈值区间,并根据偏差值落入的预设阈值区间对应的P、I、D参数,控制PID调节阀和/或旁通阀的开度。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温度控制方案无法兼顾控制效率和控制精度的问题,提高了控制效率和控制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温度控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温度控制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PID控制方法问世至今已有近70年历史,它以其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工作可靠、调整方便而成为工业控制的主要技术之一。在PID参数整定合理、控制方案不存在问题情况下,不同厂家固化在PID芯片内的控制算法程序也不尽相同,不同品牌的温度控制效果也就存在很大差别。
在相关技术中,温度控制方案中的工艺参数通常选用单段PID控制,单段PID控制始终采用相同的P、I、D参数进行温度控制。采用单段PID控制时,如果单段PID控制的P、I、D参数侧重于控制精度,则在实际温度与目标温度偏差较大时,控制效率较低;而如果单段PID控制的P、I、D参数侧重于控制效率,则在实际温度达到目标温度附近时,控制精度较低。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温度控制方案无法兼顾控制效率和控制精度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温度控制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温度控制方案无法兼顾控制效率和控制精度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温度控制方法,应用于温度控制系统,所述温度控制系统包括连接于负载的出水口的温度采集模块,以及连接于冷却塔和换热器之间的带有旁通阀的PID调节阀,所述PID调节阀的旁通阀与所述冷却塔的回流管道连通,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温度采集模块在预设采集周期内采集到的负载出水温度的峰值和谷值;
确定所述峰值和谷值中绝对值最小的值与预先设定的目标温度值的偏差值;
判断所述偏差值落入的预设阈值区间,并根据所述偏差值落入的预设阈值区间对应的P、I、D参数,控制所述PID调节阀和/或所述旁通阀的开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阈值区间包括:微调阈值区间、细调阈值区间和粗调阈值区间,其中,
所述微调阈值区间包括[-a,a];
所述细调阈值区间包括[-b,-a)和(a,b];
所述粗调阈值区间包括[-c,-b)和(b,c];
其中,a、b、c均为预设初始值且0<a<b<c,所述微调阈值区间对应P1、I1、D1参数,所述细调阈值区间对应P2、I2、D2参数,所述粗调阈值区间对应P3、I3、D3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阈值区间包括:微调阈值区间、细调阈值区间和粗调阈值区间,其中,
所述微调阈值区间包括[-k1a,k1a];
所述细调阈值区间包括[-k2b,-k2a)和(k2a,k2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合肥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91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