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膨胀性软岩自身属性的开山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10751.2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99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杰;何卓文;张瀚;李文轩;李远航;骆浩;陶鑫波;包顺;王芳;唐洪宇;谢晓康;李洪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F42D3/04 | 分类号: | F42D3/04;F42D1/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李登桥 |
地址: | 44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膨胀 性软岩 自身 属性 开山 方法 | ||
1.一种利用膨胀性软岩自身属性的开山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Step1:对所需开山的膨胀性软岩山体(6)进行勘测后,利用软件进行数值模拟从膨胀性软岩山体(6)中找出应力集中点或存在拉应力区域,从而筛选出合适的打孔位置;
Step2:在膨胀性软岩山体(6)的缝隙中装入钢材夹板(8);
Step3:在膨胀性软岩山体(6)上所确定的打孔位置打出多个诱导孔(1);
Step4:在诱导孔(1)的孔壁上用切槽机切出多条诱裂线斜槽(7);
Step5:对诱导孔(1)填充膨胀剂(2),使其附着在诱导孔(1)的孔壁上;
Step6:在诱导孔(1)上方安装带有小孔(12)的防顶盖(13);
Step7:等待雨水自然流入或对诱导孔(1)进行灌水工作;
Step8:待膨胀性软岩山体(6)爆破后,将爆破后所产生的碎石进行清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膨胀性软岩自身属性的开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材夹板(8)采用两块板材构成,两块板材之间的其中一个顶角之间通过连接铰(10)铰接相连,在两块板材之间设置有用于将两块板材涨开的张开装置(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利用膨胀性软岩自身属性的开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开装置(9)采用充气囊或者液压装置,并驱动钢材夹板(8)张开实现岩体张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膨胀性软岩自身属性的开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孔(1)孔径为70-90mm,垂直偏差小于1%,孔距为1.5-4.5m。
5.一种利用膨胀性软岩自身属性的开山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Step1:对所需开山的膨胀性软岩山体(6)进行勘测后,利用软件进行数值模拟从膨胀性软岩山体(6)中找出应力集中点或存在拉应力区域,从而筛选出合适的打孔位置;
Step2:在膨胀性软岩山体(6)的缝隙中装入钢材夹板(8);
Step3:在膨胀性软岩山体(6)上所确定的打孔位置打出多个诱导孔(1);
Step4:在诱导孔(1)的孔壁上用切槽机切出多条诱裂线斜槽(7);
Step5:在诱导孔(1)中安装倒圆锥体钢筒(5),倒圆锥体钢筒(5)上方与诱导孔(1)之间留有一定的缝隙,进而构成诱导孔内膨胀剂可填充缝隙(4);
Step6:从留出的诱导孔内膨胀剂可填充缝隙(4)中填充膨胀剂(2),把倒圆锥体钢筒(5)和诱导孔(1)之间的孔隙填充满;
Step7:等待雨水自然流入或对诱导孔(1)进行灌水工作;
Step8:待膨胀性软岩山体(6)爆破后,将爆破后所产生的碎石进行清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075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