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的耐磨球用打磨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12622.7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00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戴王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钢诺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1/06 | 分类号: | B24B11/06;B24B27/00;B24B41/06;B24B47/12;B24B41/02;B24B5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乔浩刚 |
地址: | 05765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耐磨 打磨 设备 | ||
1.一种高效的耐磨球用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打磨机构、偏转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架体包括面板和对称固接在面板下表面的两个支撑板;所述打磨机构包括打磨筒和第一电机,所述打磨筒的内腔固接有环形的打磨圈,打磨筒的底部固接有环形的T形滑块,面板的上表面设有与T形滑块相应的T形滑槽,打磨筒的外圈底部还固接有从动齿轮,所述第一电机固接在面板的下表面,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穿过面板并与面板滑动连接,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顶部固接有与从动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所述第一电机通过外部电源供电;所述偏转机构包括支架杆和心轴,所述支架杆包括与面板固接的竖直部和固接在竖直部顶部的倾斜部,所述倾斜部的顶部固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通过外部电源供电,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倾斜部转动连接并伸出到倾斜部下表面外,所述心轴固接在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底部并与其同轴设置,心轴的轴线与打磨筒的轴线在同一个平面上相交,二者之间的夹角为δ;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下轴套、上轴套和台阶螺母,所述下轴套套合固定在心轴的下部,下轴套的周向均匀固接有下轨道,所述下轨道的上表面均固接有第一导向杆,所述上轴套与心轴套合并滑动连接,上轴套的周向均匀固接有与下轨道相应的上轨道,所述上轨道与第一导向杆滑动连接,下轨道和上轨道远离心轴的一端对应设有弧形槽,所述台阶螺母与心轴啮合并设置在上轴套的上方,台阶螺母的宽部转动连接有升降圆盘,所述升降圆盘的下表面圆周均匀固接有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二导向杆穿过上轴套并与其滑动连接,第二导向杆的底部固接有托盘,上轴套和升降圆盘之间的第二导向杆上还套合有第一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耐磨球用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轨道和下轨道结构相同且均为分体式结构,上轨道和下轨道包括固定部和伸缩部,所述固定部分别与上轴套和下轴套固接,固定部内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周向均匀设有导向槽,所述伸缩部靠近固定部的一端固接有滑杆,所述滑杆滑动连接在滑槽内,滑杆的周向均匀设有与导向槽相应的导向块,滑杆靠近上轴套和下轴套的一端与滑槽之间固接有第二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的耐磨球用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块位于导向槽远离上轴套和下轴套的一端时,所述第二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耐磨球用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抛光液供给机构,所述抛光液供给机构包括转换仓、储液箱、水泵、集液板和集液仓,所述转换仓通过圆周均匀固接在其下表面的支杆与面板固接,转换仓还与打磨筒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转换仓的内圈圆周均匀固接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指向打磨圈,所述储液箱固接在左侧所述支撑板的外侧,储液箱顶部还固接导通有加液管,所述加液管设有端盖,所述水泵固接在面板上,水泵通过外部电源供电,水泵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储液箱的底部导通,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转换仓导通,所述集液板为倒圆弧结构,集液板固接在打磨圈的底部,集液板的底部还固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与面板转动连接并伸出到面板下表面外,所述集液仓固接在面板下表面并将连通管包覆,集液仓的底部固接导通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的另一端与外界污水管道导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耐磨球用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均固接有固定座,支撑板两侧的固定座上沿固定座长度方向均匀设有膨胀螺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耐磨球用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δ的大小为2-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耐磨球用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转向相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耐磨球用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槽内密布有滚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耐磨球用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螺母的窄部圆周均匀固接有转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耐磨球用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轴套与心轴接触的位置设有油槽,所述油槽连通有伸出到上轴套外的油管,所述油管通过固定在升降圆盘外的套环固定位置,所述油管为软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钢诺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钢诺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262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碰撞计算机外壳
- 下一篇:基于区块链的城市供水运维监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