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平面六头点钻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13076.9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8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解宇;解松林;李奇;陈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尚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4B9/00 | 分类号: | B44B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王霞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面 六头点 钻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面六头点钻机,一种平面六头点钻机,包括三维运动机构、机头和工件放置台,三维运动机构和工件放置台均设在机架上;三维运动机构带动机头运动至工件处,由机头对工件进行点胶后,再由机头对工件进行点钻;机头包括一个点胶装置、六个点钻装置、六个点钻气缸和支撑板,支撑板与三维运动机构相连,由三维运动机构带动进行三维运动,点胶装置和点钻装置设在支撑板上,每个点钻气缸的输出轴与一个点钻装置相连,点钻气缸带动点钻装置上下移动并对工件进行点钻。本装置中,通过三维运动机构带动机头运动至工件位置处,由机头对工件进行点胶,然后再对工件进行点钻,本装置可以一次性对多个工件进行点胶和点钻操作,具有作业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点胶和点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面六头点钻机。
背景技术
一些装饰品上往往需要点大量的钻(钻是指颗粒较小的物体),从而可以增强装饰品整体的美感,传统的点钻都是通过手动的方式在装饰品上先点胶,然后再在胶上面进行手动点钻,这种方式效率低。
当然,现有技术中,有一些自动点胶和点钻的装置,但这种点胶和点钻的装置的机头操作不方便,且一次性只能点一颗钻,因此工作效率较低,加工过程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工效平面六头点钻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平面六头点钻机,包括三维运动机构、机头和工件放置台,三维运动机构和工件放置台均设在机架上;三维运动机构带动机头运动至工件处,由机头对工件进行点胶后,再由机头对工件进行点钻;机头包括一个点胶装置、六个点钻装置、六个点钻气缸和支撑板,支撑板与三维运动机构相连,由三维运动机构带动进行三维运动,点胶装置和点钻装置设在支撑板上,每个点钻气缸的输出轴与一个点钻装置相连,点钻气缸带动点钻装置上下移动并对工件进行点钻。
工作时,通过三维运动机构带动机头运动至工件位置处,由机头对工件进行点胶后再对工件进行点钻。本装置中,六个点钻气缸可以分别带动六个点胶装置进行上下运动并进行点钻,可以一次性对六个工件进行点钻操作,作业效率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三维运动机构包括X轴运动机构、Y轴运动机构和Z轴运动机构,X轴运动机构与Y轴运动机构相连,Z轴运动机构与X轴运动机构相连,Z轴运动机构与机头相连,Y轴运动机构带动X轴运动机构前后移动,X轴运动机构带Z轴运动机构左右移动,Z轴运动机构带动机头上下移动。由此,因此,机头可以在三维方向上进行移动,机头可以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并进行点胶和点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X轴运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丝杆、第一丝母、第一支撑架和第一移动板,第一电机设在第一支撑架中,第一丝杆与第一电机同轴连接,第一丝母套在第一丝杆上,第一丝母与第一移动板相连,第一移动板与Z轴运动机构相连,第一电机启动时,带动第一丝杆转动,第一丝杆带动第一丝母和第一移动板左右移动,第一移动板带动Z轴运动机构和机头左右移动。由此,通过上述X轴运动机构的具体结构,可以带动机头左右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Y轴运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丝杆、第二丝母、第二支撑架和第二移动板,第二电机设在第二支撑架中,第二丝杆与第二电机同轴连接,第二丝母套在第二丝杆上,第二丝母与第二移动板相连,第二移动板与X轴运动机构相连,第二电机启动时,带动第二丝杆转动,第二丝杆带动第二丝母和第二移动板前后移动,第二移动板带动X轴运动机构、Z轴运动机构和机头前后移动。由此,通过上述Y轴运动机构的具体结构,最终可以带动机头前后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Z轴运动机构包括第三电机、第三丝杆、第三丝母、第三支撑架和第三移动板,第三电机设在第三支撑架中,第三丝杆与第三电机同轴连接,第三丝母套在第三丝杆上,第三丝母与第三移动板相连,第三移动板与机头相连,第三电机启动时,带动第三丝杆转动,第三丝杆带动第三丝母和第三移动板前后移动,第三移动板带动机头上下移动。由此,通过上述Z轴运动机构的具体结构,最终可以带动机头上下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尚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尚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30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