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追踪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14996.2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78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宋帅迪;葛明令;靳松桦;程傲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3/12 | 分类号: | G05D3/12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蔡晶晶 |
地址: | 22601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追踪 装置 | ||
1.一种太阳能追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的弧形管(3)、悬浮设置于该弧形管(3)内的弧形轴(4)、驱动所述弧形轴(4)偏转的驱动机构、用于对发生偏转后的弧形轴(4)进行锁定的锁止机构和用于将弧形轴(4)复位的复位机构,所述弧形轴(4)适合于从背部对太阳能电池板(5)进行支撑;所述锁止机构包括:设置于弧形轴(4)的通过弹力或磁力合为一体的外凸于弧形轴(4)表面的且可被外力压入的一对弹性卡(11),和设置于弧形管(3)内壁且沿轴向分布的多个与所述弹性卡(11)配合的凹槽(10),所述凹槽(10)具有用于支撑弹性卡(11)的止挡面(101)和用于在弧形管(3)转动过程中按压弹性卡(11)的引导面(102),通过所述弹性卡(11)卡入凹槽内且被凹槽的止挡面(101)支撑从而实现弧形轴(4)转动角度的锁止;所述复位机构包括设置于凹槽(10)两侧的纵向滑道(15),和设置于最后一个凹槽(10)引导面尽头的尖部(14),所述尖部用于分离该对弹性卡(11)使其分别进入纵向滑道(15)内,所述两纵向滑道(15)的底部与第一个凹槽相通,使得弹性卡(11)移动至纵向滑道底部时在弹力或磁力作用下进入第一个凹槽并合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追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轴(4)设有第一磁铁阵列(6),弧形管(3)设置有第二磁铁阵列(7),所述第一磁铁阵列(6)中的磁铁与第二磁铁阵列(7)中的磁铁的磁极同性相对,从而使得弧形轴(4)悬浮于弧形管(3)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追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绕设于所述弧形轴(4)表面一段线圈(8),对该线圈(8)通电所产生磁场与第二磁铁阵列(7)中磁铁的磁场产生推力,从而驱动弧形轴(4)发生偏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追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为线圈供电的供电电路,所述供电电路包括电容器(C1)、为该电容器(C1)充电的直流电源(V1),可控硅(Q1)、电磁线圈(L1),控制可控硅(Q1)通断的控制回路以及设置于该控制回路中的定时开关电路,所述可控硅(Q1)和电磁线圈(L1)串联后与电容器(C1)并联,所述电磁线圈(L1)即为绕设于弧形轴(4)表面线圈(8);所述控制回路包括电池(B1)和第一电阻(R1),所述电池(B1)的负极连接可控硅( Q1) 的控制极;所述定时开关电路包括定时器(U1)和串联在电源和地之间的电磁继电器(T1)和三极管(Q2),所述电磁继电器(T1)具有接在所述控制回路中的常开触点(T1'),定时器(U1)的输出端口通过第二电阻(R2)接三极管(Q2)的基极,当定时器(U1)的输出端口为高电平时,三极管(Q2)导通,电磁继电器(T1)得电,其常开触点(T1')闭合,可控硅(Q1)导通,电容器( C1) 通过电磁线圈(L1)放电;当定时器(U1)的输出端口为低电平时,三极管(Q2)截止,电磁继电器(T1)失电,其常开触点(T1')断开,可控硅(Q1)截止,直流电源(V1)继续对电容器(C1)充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追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管(3)通过支撑杆(2)固定于基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追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11)的上端转设于一转臂(113),转臂(113)通过销轴(112)与弧形管(3)转动连接,并通过卷簧使转臂(113)带动弹性卡(11)具备向外凸起趋势;两个弹性卡(11)之间具有被所述尖部(14)插入的开口(111),以便两个弹性卡(11)被尖部(14)分离后在重力作用下进入纵向滑道(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太阳能追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11)的内侧面设置有极性相异的磁铁,或者一个弹性卡(11)的内侧面设置磁铁,另一个弹性卡(11)的内侧面设置铁片,通过磁铁吸合使得弹性卡(11)合为一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太阳能追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11)与转臂(113)之间设置有卷簧,通过卷簧使带动弹性卡(11)具备向内夹紧的趋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追踪装置,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弧形轴(4)的一端设置有配重块(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未经南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499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在线课堂的录播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提纯1,3-丙二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