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追踪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14996.2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78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宋帅迪;葛明令;靳松桦;程傲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3/12 | 分类号: | G05D3/12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蔡晶晶 |
地址: | 22601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追踪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追踪装置,包括固定的弧形管、悬浮设置于该弧形管内的弧形轴、驱动弧形轴偏转的驱动机构、用于对发生偏转后的弧形轴进行锁定的锁止机构和用于将弧形轴复位的复位机构。本发明太阳能追踪装置中,弧形轴悬浮设置于弧形管内,每隔一段时间可通过驱动机构推动弧形轴偏转一定角度,然后利用锁止机构进行锁定,这样即可实现电池板对太阳的追踪。通过复位机构使得追踪完毕后能够实现自动复位,而不需要人工干预,并且该复位机构设计巧妙,以最小的代价实现了复位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追踪装置,特别涉及太阳能支架的调节机构,借助该调节机构配合电控装置可实现太阳能电池的自追踪。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将太阳的光能转化为电能的电子元件。通常人们将若干片太阳能电池封装在一起做成平板状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将多个组件以串、并联的方式组合后,与逆变器一起构成了太阳能电站。根据余弦定理,太阳能组件与太阳之间的角度决定了太阳能电站的转化效率。当阳光直射在太阳能电池上时,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最高。但是,在一天中随着地球的转动太阳光的直射角度不断的变化,使得太阳能电池吸收的太阳光能也不断变化,为了获得对太阳能电池最大光能的吸收,人们提出了自动追踪太阳能电站的概念,即太阳能电池随着地球的转动而转动,使得阳光基本直射在太阳能电池上。
传统的太阳能支撑结构都是通过金属支撑架对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固定支撑,安装完成后太阳能电池板无法转动。目前可追踪的太阳能电池组件都是将电机安装在支架中,通过电机驱动太阳能板转动。但该种安装有电机驱动机构的太阳能支架占据空间大,且质量大,控制太阳能组件转动的方式复杂,运行能耗高,使用维护成本高,难以大规模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太阳能追踪装置,其成本低,易维护,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可进行大规模推广和应用。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太阳能追踪装置,包括固定的弧形管、悬浮设置于该弧形管内的弧形轴、驱动所述弧形轴偏转的驱动机构、用于对发生偏转后的弧形轴进行锁定的锁止机构和用于将弧形轴复位的复位机构。
本发明太阳能追踪装置中,弧形轴悬浮设置于弧形管内,每隔一段时间可通过驱动机构推动弧形轴偏转一定角度,然后利用锁止机构进行锁定,这样即可实现电池板对太阳的追踪。通过复位机构使得追踪完毕后能够实现自动复位,而不需要人工干预,并且该复位机构设计巧妙,以最小的代价实现了复位功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太阳能追踪装置应用实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太阳能追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太阳能追踪装置的弹性卡和凹槽的配合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太阳能追踪装置的凹槽和纵向滑道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太阳能追踪装置的弹性卡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太阳能追踪装置的弹性卡的连接示意图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太阳能追踪装置中驱动机构的线圈供电电路。
图中标号示意如下:
1-屋顶,2-支撑杆,3-弧形管,4-弧形轴,5-太阳能电池板,6-第一磁铁阵列,7-第二磁铁阵列,8-线圈,9-配重块,10-凹槽,101-止挡面,102-引导面,11-弹性卡,111-开口,112-销轴,113-转臂,12-太阳能追踪装置,13-磁悬浮转轴,14-尖部,15-纵向滑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未经南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49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在线课堂的录播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提纯1,3-丙二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