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成像导管同步信号控制方法、系统以及控制器和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17658.4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23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李胜中;魏鲁明;万建军;冯庆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阿格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6/00 | 分类号: | A61B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彩和律师事务所 11688 | 代理人: | 刘磊;闫桑田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像 导管 同步 信号 控制 方法 系统 以及 控制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成像导管同步信号控制方法、系统以及控制器和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成像导管当前转动圈数、伺服电机与成像导管的传动比、伺服电机每转输出的脉冲数以及成像导管转速;基于所述成像导管当前转动圈数、伺服电机与成像导管的传动比、伺服电机每转输出的脉冲数以及成像导管转速确定当前转动圈数对应的延迟时刻和延迟浮点数;从所述延迟时刻开始延迟对应的延迟浮点数时输出成像导管同步信号。本发明无需改动成像导管控制器的结构,仅通过逻辑控制即可控制成像导管同步信号,提高了成像导管同步信号的控制精度和成像数据处理的精度,从而提高了成像精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成像导管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成像导管同步信号控制方法、系统以及控制器和介质。
背景技术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简称OCT)血管内超声(intravenous ultrasound,简称IVUS)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成像技术,特别是在生物组织活体检测和成像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已尝试在心内科、眼科、牙科和皮肤科等临床诊断中应用。OCT系统和IVUS系统可获得微米量级空间分辨率的超高清影像,其中,成像导管的同步信号在数据处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成像效果。
OCT系统和IVUS系统的成像导管与滑环同轴相连,伺服电机通过同步带与滑环连接,成像导管安装在滑环上,伺服电机带动滑环转动从而带动成像导管传动。现有技术中,通过在旋转滑环的转轴上加装光电传感器,基于加装光电传感器输出成像导管同步信号。但是,加装光电传感器会使得成像导管控制器结构更为复杂,且会让系统多引入一个故障点,即光电传感器的故障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本申请。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成像导管同步信号控制方法、系统以及控制器和介质,其无需改动成像导管控制器的结构,仅通过逻辑控制即可控制成像导管同步信号,提高了成像导管同步信号的控制精度和成像数据处理的精度,从而提高了成像精度。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像导管同步信号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成像导管当前转动圈数、伺服电机与成像导管的传动比、伺服电机每转输出的脉冲数以及成像导管转速;
基于所述成像导管当前转动圈数、伺服电机与成像导管的传动比、伺服电机每转输出的脉冲数以及成像导管转速确定当前转动圈数对应的延迟时刻和延迟浮点数;
从所述延迟时刻开始延迟对应的延迟浮点数时输出成像导管同步信号。
在上述成像导管同步信号控制方法中,采用m表示成像导管当前转动圈数,i表示伺服电机与成像导管的传动比,n表示伺服电机每转输出的脉冲数,成像导管的转速为ω,所述基于所述成像导管当前转动圈数、伺服电机与成像导管的传动比、伺服电机每转输出的脉冲数以及成像导管转速确定当前转动圈数对应的延迟时刻和延迟浮点数,包括:
将m*i*n取整后得到整数Nm,伺服电机编码器脉冲数为Nm的时刻即为第m圈对应的延迟时刻,对应的延迟浮点数为:
在上述成像导管同步信号控制方法中,还包括:
采用芯片固件的机器指令周期来补全所述延迟浮点数,用T0表示芯片固件的机器指令周期,则从所述延迟时刻开始,延迟Q个指令周期时,输出成像导管同步信号,
在上述成像导管同步信号控制方法中,还包括:
当m*i*n-Nm等于0时,成像导管下一转动圈数重新从1开始计数。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像导管同步信号控制系统,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阿格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阿格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176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