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联动制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24021.8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70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大场洋明;本田喜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L3/08 | 分类号: | B62L3/08;B62L3/04;B62L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岳雪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鞍乘型 车辆 前后 联动 制动 装置 | ||
1.一种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联动制动装置,其应用于在转向手柄(2)配设有制动杆(400)、且在设置于所述转向手柄(2)与座(23)之间的低地板底板(25)配设有制动踏板(26)的鞍乘型车辆(1)中,该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联动制动装置的特征在于,
具备推杆(500),其可摆动地轴支承在所述制动杆(400)的杆摆动轴(401),
在所述制动踏板(26)连结有将所述制动踏板(26)的操作力向后轮制动器(BR)传递的后轮制动线缆(150)、以及将所述制动踏板(26)的操作力向所述推杆(500)传递的联动用线缆(100),
使前轮制动器(BF)工作的前轮制动线缆(406)、和所述联动用线缆(100)在隔着所述杆摆动轴(401)相互对置的位置,连结于所述推杆(500),
在所述推杆(500)与所述联动用线缆(100)的连结部设有滑动机构,该滑动机构不会使伴随着所述制动杆(400)的操作的所述推杆(500)的摆动动作向所述联动用线缆(100)传递。
2.一种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联动制动装置,其应用于在转向手柄(2)配设有制动杆(400)、且在设置于所述转向手柄(2)与座(23)之间的低地板底板(25)配设有制动踏板(26)的鞍乘型车辆(1)中,该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联动制动装置的特征在于,
具备推杆(500),其可摆动地轴支承在所述制动杆(400)的杆摆动轴(401),
在所述制动踏板(26)连结有将所述制动踏板(26)的操作力向后轮制动器(BR)传递的后轮制动线缆(150)、以及将所述制动踏板(26)的操作力向所述推杆(500)传递的联动用线缆(100),
使前轮制动器(BF)工作的前轮制动线缆(406)、和所述联动用线缆(100)在隔着所述杆摆动轴(401)相互对置的位置,连结于所述推杆(500),
在所述推杆(500)设有定位突起(507),该定位突起(507)与摆动自如地轴支承所述制动杆(400)的杆架(402)抵接而规定所述推杆(500)的初始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联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推杆(500)设有定位突起(507),该定位突起(507)与摆动自如地轴支承所述制动杆(400)的杆架(402)抵接而规定所述推杆(500)的初始位置。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联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推杆(500)设有抵接部(503),该抵接部(503)在所述制动杆(400)操作时被所述制动杆(400)按压,
通过操作所述制动杆(400),所述推杆(500)摆动而牵引所述前轮制动线缆(406)的内线(420)。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联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杆(500)为在车体前后方向上纵长形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联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动用线缆(100)在与所述推杆(500)的车体前方侧连结的所述前轮制动线缆(406)的车体后方侧,连结于所述推杆(500)。
7.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联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杆(500)未被将所述转向手柄(2)的车宽方向中央部分覆盖的手柄罩(33)覆盖,而是露出到外方。
8.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前后联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杆(500)与所述联动用线缆(100)的连结部比所述推杆(500)与所述前轮制动线缆(406)的连结部更向车体下方偏置而配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402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