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基因操作技术构建视网膜新生血管疾病动物模型的方法、培育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25954.9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06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朱献军;杨正林;李姝锦;杨牧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N15/90 | 分类号: | C12N15/90;A01K67/027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周文波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基因 操作 技术 构建 视网膜 新生 血管 疾病 动物 模型 方法 培育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及一种利用基因操作技术构建视网膜新生血管疾病动物模型的方法、培育方法和应用,涉及基因编辑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构建方法利用基因操作技术使目标动物的血管内皮细胞中的Ctnnd1基因不表达或者其表达受到抑制。通过该方法可以得到视网膜新生血管疾病动物模型,丰富了视网膜新生血管疾病动物模型的种类,为视网膜新生血管疾病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更多样的模型选择,也有利于促进视网膜新生血管疾病的科学研究和相关治疗药物的开发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因编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利用基因操作技术构建视网膜新生血管疾病动物模型的方法、培育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视网膜新生血管(Retinal neovascularization, RNV)相关性眼部疾病是一类以病理性视网膜新生血管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主要包括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prematurity,ROP)等。该类疾病的发病率高、治疗预后差,故具有较高的致盲率,严重危害人类视力健康。目前,临床上针对RNV的治疗,除了疾病早期进行的激光光凝、眼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药物以外,尚无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并且,研究表明抗 VEGF 治疗并非对所有患者均有效;同时抗 VEGF 治疗存在价格昂贵、需反复注射增加患者感染风险等诸多缺点,导致其临床运用受限。因此,在进行RNV发病机理研究的同时,构建有效的动物模型以寻求新的有效治疗手段或治疗靶点,是亟待解决的医学问题。
目前,缺乏可用于RNV研究的视网膜新生血管疾病的动物模型。
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利用基因操作技术构建视网膜新生血管疾病动物模型的方法、培育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构建视网膜新生血管疾病动物模型的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得到视网膜新生血管疾病动物模型,丰富了视网膜新生血管疾病动物模型的种类,为视网膜新生血管疾病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更多样的模型选择,有利于促进视网膜新生血管疾病的科学研究和相关治疗药物的开发等。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利用基因操作技术构建视网膜新生血管疾病动物模型的方法,利用基因操作技术使目标动物的血管内皮细胞中的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动物为非人哺乳动物。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哺乳动物选自牛、羊、马、兔、小鼠、大鼠、绵羊和猪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的目标动物可以是具有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因操作技术选自基因敲除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和RNA干扰技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人民医院,未经四川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59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NTC热敏电阻
- 下一篇:一种天线单元、封装模组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