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智能制造的数据字典系统构建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26236.3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3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赵华;王春喜;卢铁林;汪烁;宋彦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6/22 | 分类号: | G06F16/22;G06F16/2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郭防 |
地址: | 10005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智能 制造 数据 字典 系统 构建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智能制造的数据字典系统构建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确定工业仪器仪表语义描述方式,建立对象集;建立适用于智能制造应用的工业仪器仪表分类编码体系;建立典型工业仪器仪表对象属性树;建立属性块,构建所述属性块的关联关系,所述属性块由用于描述设备抽象特征的属性组成;基于上述步骤生成的数据构建字典系统。本发明中的方法解决工业领域不同制造环节、不同企业、不同行业间对测控装备单独进行分类和描述、对数据库单独进行设计而造成的“信息孤岛”问题,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和互操作性。本发明是制定互联互通等基础共性标准的必要前提,是智能制造的关键性基础标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面向智能制造应用的互联互通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面向智能制造的数 据字典系统构建的方法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制造的发展,大量装备及产品信息需要交换和共享。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测控 装备属性列表是制造信息查询、统计、交换、处理、统一管理的前提和基础。采用标准化方 法对测控装备的设备属性、操作属性、管理属性、商业属性等进行统一规范、建立公共数据 字典是实现无歧义的信息交换的关键。
国际上非常重视装备属性列表及数据库的研究开发工作,德国成立了eCl@ss组织,在美 国以UNSPSC为基础成立了ECCMA组织,IEC的研究则来源于PROLIST项目。2013年PROLIST 同eCl@ss合并,IEC将相关标准制定为国际标准,并统称为公共数据字典。关于测控装备的IEC 61987《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过程设备目录中的数据结构和元素》系列标准由IEC TC65负责 制定。
目前工业领域各行业各企业的测控装备属性列表及数据库都是独立进行的,甚至企业内 部不同系统的数据无法直接互操作,描述自动化资产的数据属性及其数据库接口的不一致成 为了企业内部的互联互通障碍。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工业领域各行业各企业的测控装备属性列表及数据库不一致 带来的互联互通障碍,提供了一种面向智能制造的数据字典系统构建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10、确定工业仪器仪表语义描述方式,建立对象集;
S120、建立适用于智能制造应用的工业仪器仪表分类编码体系;
S130、建立典型工业仪器仪表对象属性树;
S140、建立属性块,构建所述属性块的关联关系,所述属性块由用于描述设备抽象特 征的属性组成;
S150、基于上述步骤生成的数据构建字典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10包括:
确定基于元数据的多层次通用语义描述框架,构建语义描述的编码集、属性集、关系集 和对象集;其中,
对象集包括各类工业仪器仪表及其组件;
编码集包括层次结构、代码格式和代码编制;
属性集包括智能制造中仪器仪表语义描述的关键元数据,分为设备属性、操作属性、管 理属性和商业属性四种类别;
关系集描述对象、集合、属性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地,所述对象集包括,测量设备和控制设备;其中,所述测量设备包括测量仪器、 变送器、指示器及组件,所述控制设备包括控制系统和执行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分类编码体系为:
分类代码长度为14位,其中,第一、二位,代表所属范围;第三、四位,代表所属部类; 第五、六位,代表所属部类下的大类;第七、八位,代表某大类下的中类;第九、十位,代表某中类下的小类;第十一、十二位,代表某小类下的细类;十三、十四位,代表组。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30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未经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62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水热回收机组
- 下一篇:一种中药材加工用的研磨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