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识别草原覆盖区古河道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28565.1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01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虎;张杰林;郭帮杰;武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V20/10 | 分类号: | G06V20/10;G06V10/20;G06V10/46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王婷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识别 草原 覆盖 河道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地学信息提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识别草原覆盖区古河道的方法。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一、光学和雷达遥感数据获取;二、光学遥感数据预处理;三、雷达遥感数据预处理;四、光学遥感数据处理和信息提取;五、雷达遥感数据处理和信息提取;六、古河道初步识别;七、古河道精确识别。通过本方法,能够快速、准确识别草原覆盖区古河道的分布范围,对于开展古环境演化研究及寻找古河道型砂岩铀矿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学信息提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识别草原覆盖区古河道的方法。
背景技术
古河道是在气候变化或构造运动等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影响下的河道改道或河流袭夺过程中产生废弃河道的形态物质体。因此,古河道位置、形态及分布规律的研究,不仅可以为当地经济建设提供基础地理数据,而且可以重建古水文网,为地理环境演变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古河道砂岩型铀矿是产出于中新生代松散陆相粗碎屑岩中的一种外生铀矿床,铀矿床的产出受古河道沉积范围所控制。近年来,随着各国核电的快速发展,探寻具有较好经济价值且环境友好型的古河道砂岩型铀矿对满足核电粮食“铀矿”的需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古河道识别就成为了古河道砂岩型铀矿找矿的重要标志。
随着自然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更迭,现今古河道多被植被或荒漠覆盖。以往研究人员多采用航片遥感判读、钻孔取心及室内分析测试等方法识别古河道。近年来,则出现了以探地雷达等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为代表的多种新技术,有效提高了古河道的研究精度和深度。上述方法虽在古河道研究中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但人工和经济成本高、工作周期长且识别范围有限,并对地表环境有一定程度的破坏,不利于草原覆盖区古河道的快速和大范围识别,制约了草原覆盖区古环境研究和古河道砂岩型铀矿找矿工作的开展。
随着遥感数据空间分辨率的不断提高、信息提取方法的日益完善,以及雷达遥感应用的不断深入,应用多源遥感技术辅以野外地质调查和浅钻取样实现快速、准确识别草原覆盖区古河道已成为可能。因此,开发一种可快速、准确识别草原覆盖区古河道的方法十分必要,该方法对于有效降低野外工作时间和经济成本,减少环境破坏,缩短古环境研究和古河道砂岩型铀矿找矿周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识别草原覆盖区古河道的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野外工作成本高、工作周期长且识别范围有限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识别草原覆盖区古河道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光学和雷达遥感数据获取。采集覆盖研究区数据质量高的ETM+光学遥感数据和RadarSat-2雷达遥感数据;
步骤二、光学遥感数据预处理。对步骤一中获取的ETM+光学遥感数据分别进行辐射校正、几何校正、噪声去除和数据镶嵌等预处理,获取预处理后的ETM+光学遥感影像;
步骤三、雷达遥感数据预处理。对步骤一中获取的RadarSat-2雷达遥感数据进行聚焦、多视、辐射校正、几何校正、滤波等预处理,获取预处理后的RadarSat-2雷达遥感影像;
步骤四、光学遥感数据处理和信息提取。对步骤二中获取的ETM+光学遥感数据按照两种组合方式进行三波段彩色合成,获取合成后的ETM+752和ETM+652彩色合成影像;对ETM+光学遥感数据单波段进行纹理信息提取,获取ETM+第二波段纹理信息影像;
步骤五、雷达遥感数据处理和信息提取。对步骤三中获取的RadarSat-2雷达遥感数据进行纹理信息提取,获取RadarSat-2纹理信息影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未经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85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化报告解读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摄像头启动方法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