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恶性负载的识别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29342.7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75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李中泽;王伟;陈顺飞;毕灿;李广滨;唐叔进;张金平;张家琦;杨超超;罗军辉;王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盛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1R31/00;G01R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胡蓉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恶性 负载 识别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恶性负载的识别方法及装置,涉及恶性负载识别领域。其中,该方法可以集成于识别装置,识别装置可以获取待识别用电设备接入电能表后,以预设时间段为周期采集每个周期内电能表的中断次数;识别装置根据每个周期内的中断次数,获取待识别用电设备的采样数据样本;进而识别装置可以根据该采样数据样本,计算瞬时功率的变化趋势,确定待识别用电设备是否为疑似恶性负载;若是,识别装置根据预设算法对已经学习到的恶性负载数据样本与采样数据样本进行比对,确认疑似恶性负载是否为恶性负载,通过两次的判断过程,可以达到准确区分恶性负载与非恶性负载的目的,提高识别恶性负载的准确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恶性负载识别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恶性负载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校园用电设备增多,校园用电安全事故频频报道,校园用电安全隐患和浪费成为校园管理者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此问题,近年来多采取外接限电器(限制用电负荷容量)的办法或电能表增加功率增量判断算法加以解决,但外接限电器增加了安装难度,且同样的表箱安装的电表数减少,对资源也是一种浪费行为;功率增量算法虽然可有效防止大功率用电设备的使用,但同时也限制住了非恶性负载的大功率设备,如空调等。
现有技术在恶性负载识别算法中主要的算法有功率因数法、瞬时功率增量法和谐波判别法等。功率因数法是通过测量负载的功率因数来检测恶性负载;瞬时功率增量法是通过实时监测用电回路功率的方法进行检测恶性负载;谐波判别法是通过计算负载的基波和高次谐波的电导角度来进行识别恶性负载。
但是,以上算法均是通过用电设备接入后的稳态特性,虽然能识别部分违规用电器,但效果不尽理想,不能准确的区分恶性负载和非恶性负载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恶性负载的识别方法及装置,能够实现准确区分恶性负载与非恶性负载。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恶性负载的识别方法,包括:识别装置获取待识别用电设备接入电能表后,以预设时间段为周期采集每个周期内电能表的中断次数,预设时间段为(200ms,280ms);识别装置根据每个周期内的中断次数,获取识别用电设备的采样数据样本,采样数据样本包括瞬时功率数据样本,和/或电压数据样本、电流数据样本及电压电流相位差数据样本;识别装置根据采样数据样本,计算瞬时功率的变化趋势,确定待识别用电设备是否为疑似恶性负载,若是,识别装置根据预设算法对已经学习到的恶性负载数据样本与采样数据样本进行比对,确认疑似恶性负载是否为恶性负载。
如上,识别装置根据采样数据样本,计算瞬时功率的变化趋势,确定待识别用电设备是否为疑似恶性负载,包括:识别装置根据采样数据样本,计算获取待识别用电设备的瞬时功率变化趋势;识别装置获取第一判断时间段内,上一周期的瞬时功率与待识别周期的瞬时功率之间的差值,第一判断时间段包括m个预设时间段,m为大于1的整数;当差值大于第一预设门限时,识别装置确定待识别用电设备非疑似恶性负载;或者,当差值不大于第一预设门限时,识别装置在第二判断时间段再次判断待识别用电设备是否为疑似恶性负载,第二判断时间段包括m个预设时间段,m为大于1的整数。
如上,识别装置在第二判断时间段再次判断待识别用电设备是否为疑似恶性负载,包括:
识别装置获取第二判断时间段内待识别周期的瞬时功率分别与前n个周期的瞬时功率之间的n1个差值;
若n1个差值没有k1个连续差值均大于第二预设门限,则待识别用电设备为非疑似恶性负载;若n1个差值有k1个连续差值均大于第二预设门限,则待识别用电设备需进入第三判断时间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盛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盛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93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