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运输工具、货物派送系统及派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30128.3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7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闫智韡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石器慧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3/00 | 分类号: | B65G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荟英捷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26 | 代理人: | 左文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区未来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运输工具 货物 派送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输工具、货物派送系统及派送方法,运输工具包括主运输装置和多个分运输装置,所述主运输装置用于连接所述分运输装置,所述分运输装置能够从所述主运输装置上分离,所述主运输装置与所述分运输装置之间通过通信模块进行通信。采用本发明中的运输工具,整个过程先集体派送分运输装置,不需要在派送点等待停留,分运输装置派送完之后,再对取完货的分运输装置进行统一回收,能够连续进行派送工作,减少整个派送过程所花的时间,提高派送效率,还能起到缩减运输车辆的体积和空间的作用,使车辆在狭窄环境的通行更加便利,本发明车辆主要涉及传统机动车和无人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货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运输工具、货物派送系统及派送方法。
背景技术
货运是指将货物从厂家或卖家运送至买家所在地,在快递行业,货车将多个快递分别运送给至各个派送点(即买家收货的地点),派送过程中使用有人车或无人车。
传统的有人车是通过既定的任务要求前往多个地点完成不同的送货和物体移动任务。但往往受限于货物装卸或者人员不能及时到位的原因,车辆为了完成任务需要在原地等待,等待相关动作/业务结束后方能进行下一个任务或者返程。比如一趟车送A,B,C三个地点的货物,如果A,B,C三个地点的接货人未能按照既定的时间出现,整个货物派送过程效率大大降低。
传统的无人车是载有单一功能货箱完成相关业务的,同一时间只能在同一地点进行相关业务。
例如现有的快递车需要一个客户取完货物后再进行下一单的派送;售卖车不论是巡游还是叫卖模式,都只能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售卖。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运输工具、货物派送系统及派送方法,用以现有技术中货物派送效率低问题
本申请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因此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运输工具,包括主运输装置和多个分运输装置,所述分运输装置能够与所述主运输装置连接和分离,所述主运输装置包括信号处理装置,所述分运输装置包括信号发送装置,所述信号处理装置能够基于所述信号发送装置所发送的信号或一远程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分运输装置与所述主运输装置的连接,还能够基于一运输工具内部的分离信号或一远程控制指令控制分运输装置与主运输装置的分离。
基于上述设置,在补货时,在补货点将待派送货物连接在分运输装置上,将分运输装置装在主运输装置上;在派送时,控制主运输装置运行至派送点,每到达一个派送点,将对应的分运输装置从主运输装置上分离下来并使其滞留在该派送点,继续控制主运输装置运行至下一个派送点;派送完毕后,通过通讯信号确定空载的或内部连接的货物数量发生变化的分运输装置所在的派送点,然后控制主运输装置运行至空载的或内部连接的货物数量发生变化的分运输装置所在的派送点,每到一个空载的或内部连接的货物数量发生变化的分运输装置所在的派送点,将该派送点的分运输装置连接在主运输装置上;最后控制主运输装置运行至补货点进行补货。整个过程先集体派送分运输装置,不需要在派送点等待停留,分运输装置派送完之后,再对取完货的分运输装置进行统一回收,能够连续进行派送工作,减少整个派送过程所花的时间,提高派送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分离信号包括位置信号、用户操作信号或远程控制指令。
进一步的,所述信号发送装置所发送的信号包括所述分运输装置的位置信息、所述分运输装置的标识信息、用户操作信息和/或所述分运输装置内的货物数量状态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分运输装置上安装有用于检测所述分运输装置内部货物数量状态的检测装置。
在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货物派送系统,包括调度平台和本申请第二方面中任意一种所述运输工具,所述调度平台能够接收信号发送装置所发送的信号,并向所述信号处理装置发送远程控制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石器慧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新石器慧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01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