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副干酪乳杆菌副干酪亚种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31794.9 | 申请日: | 2019-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82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黄菊青;林斌;郑怡;王琦;徐庆贤;钱蕾;官雪芳;张臣心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61K35/747;A61P31/04;A23L33/135;A23L5/20;C12R1/225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饶文君;蔡学俊 |
地址: | 350003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株副 干酪 杆菌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副干酪乳杆菌副干酪亚种,所述菌株保藏名称为副干酪乳杆菌副干酪亚种BB4,于2018年9月10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6455。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副干酪乳杆菌副干酪亚种在制备抑制创伤弧菌药物、保健食品或普通食品中的应用,以及在降解偶氮类人工合成色素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副干酪乳杆菌副干酪亚种BB4以及利用该菌株制备的发酵酸奶能够显著抑制致病菌创伤弧菌的生长;该菌株能够显著显著降解偶氮类人工合成食用色素。因此,本发明提供的副干酪乳杆菌副干酪亚种BB4具有较高的社会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菌株及其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副干酪乳杆菌副干酪亚种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偶氮类合成色素因合成工艺简单、成本低、染色性能突出等优点,被广泛的应用在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等领域。其种类有很多,熟知的有柠檬黄、日落黄、柠檬黄、苋菜红、胭脂红和诱惑红等。目前已有不少研究发现了偶氮类色素的毒性作用,如使肝细胞生长异常,影响酯酶同工酶的表达,以及致突变作用等,因此多数偶氮色素已被禁止添加到食物中。我国2014年最新颁布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 0-2014)》中对允许使用的柠檬黄、日落黄、柠檬黄、苋菜红、胭脂红和诱惑红等11种偶氮类色素在食品中的限量及使用范围做了明确的规定,严禁超量或超范围添加。
副干酪乳杆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株副干酪乳杆菌副干酪亚种及其应用,开发了一株能够显著降解偶氮类人工合成食用色素,并对创伤弧菌抑制能力较强的菌株。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株副干酪乳杆菌副干酪亚种,所述菌株保藏名称为副干酪乳杆菌副干酪亚种(
本发明提供的副干酪乳杆菌副干酪亚种BB4分离自人类母乳,菌落特征为:在MRS平板培养基上培养24~48 h后,菌落呈圆形,乳白色,表面光滑、隆起,边缘整齐,不透明,菌体呈杆状,大小为0.3~0.6 × 1.0~3.0 μm;能够生长的pH值为4.0~9.0,最适生长pH为5.5,能够生长的温度为20~40℃,最适生长温度37.5℃;能够利用的糖类包括:核糖、D-半乳糖、D-葡萄糖、D-果糖、D-甘露糖、甘露醇、山梨醇、N-乙酰葡萄糖胺、苦杏仁苷、熊果苷、七叶苷柠檬酸铁、水杨苷(柳醇)、D-纤维二糖、D-麦芽糖、D-乳糖、D-密二糖、D-蔗糖、海藻糖、菊粉、D-松三糖、D-棉子糖、D-龙胆二糖、D-塔格糖和葡萄糖酸盐;能够分泌白氨酸芳胺酶、缬氨酸芳胺酶、胱氨酸芳胺酶、β-葡萄糖苷酶、萘酚-AS-BI-磷酸水解酶、β-半乳糖苷酶、α-葡萄糖苷酶、酸性磷酸酶、酯酶和类脂肪酶。该菌株及其发酵酸奶对致病菌创伤弧菌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该菌株能够明显降解偶氮类人工合成食用色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未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17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纺布循环式混棉机
- 下一篇:一种埋弧自动焊焊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