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前上料挤压机的供锭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33526.0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23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薛鹏;王晓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重(天津)滨海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33/00 | 分类号: | B21C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奥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4 | 代理人: | 张文;苗丽娟 |
地址: | 300460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上料 挤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前上料挤压机的供锭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供锭器、推锭装置和运锭小车;推锭装置和供锭器间隔相对,供锭器包括固定臂和活动臂,活动臂可沿第一方向前后滑移,推锭装置推动铸锭移动的方向为沿第一方向向前移动;运锭小车,用于沿第二方向移动将铸锭移动至推锭装置和供锭器之间,还用于沿第一方向移动至与供锭器衔接,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本发明的前上料挤压机的供锭系统及方法,运锭小车在起到运输铸锭作用的前提下,推锭过程、以及推锭结束后活动臂向后移动的过程中,运锭小车对铸锭起到支撑作用,使铸锭的受力均匀,避免铸锭过长从供锭器中滑脱,使供锭系统可以供应更长的铸锭,减小了设备限制,提高生产灵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轻合金挤压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上料挤压机的拱锭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前上料金属挤压机由于其独特的供锭工艺,使得压机在经济性、制品质量、生产效率方面较传统后上料压机有很大优势,也是近些年生产的挤压机的主要种类。供锭系统是前上料挤压机的重要部件,用于将铸锭送入压机中心。
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供锭系统包括:推锭装置和供锭器,推锭装置和供锭器处于同一高度上,由推锭装置将铸锭推入供锭器中。供锭器包括固定臂和活动臂,活动臂可沿水平方向移动。活动臂移动至与固定臂的钳口完全重合时,此时对应最短锭长。活动臂移动至完全打开距固定臂最远时,对应最长最长锭长。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供锭器能够供锭的长度严格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当铸锭太长时,铸锭位于供锭器内的部分占供锭总长的比例有限,极易从供锭器中脱离。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前上料挤压机的供锭系统及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前上料挤压机的供锭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供锭器、推锭装置和运锭小车;所述推锭装置和所述供锭器间隔相对,所述供锭器包括固定臂和活动臂,所述活动臂可沿第一方向前后滑移,所述推锭装置推动铸锭移动的方向为沿第一方向向前移动;所述运锭小车,用于沿第二方向移动将铸锭移动至所述推锭装置和所述供锭器之间,还用于沿第一方向移动至与所述供锭器衔接,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固定臂的前端设置有端面触发元件,所述推锭装置上设置有端面发讯元件,所述端面触发元件与所述端面发讯元件连接,铸锭与所述端面触发元件接触时,所述端面发讯元件发讯停止所述推锭装置动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活动臂的后端钳口设置有端面检测元件,用于检测铸锭端面。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前上料挤压机的供锭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供锭器中的活动臂移动至与固定臂接触,此时活动臂的前端钳口与固定臂的后端钳口衔接;
运锭小车沿第二方向从加热炉位移动至供锭器与推锭装置之间的供锭位;
运锭小车沿第一方向向前移动至与活动臂的后端钳口衔接;
推锭装置将铸锭推入供锭器中;
铸锭前端面与固定臂的前端接触时,推锭装置停止动作;
运锭小车沿第一方向后退至供锭位;
若铸锭长度大于供锭器长度,活动臂沿第一方向向后移动至活动臂的后端钳口与铸锭的后端面平齐;若铸锭长度小于供锭器长度,活动臂沿第一方向向前移动至活动臂的后端钳口与铸锭的后端面平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铸锭前端面与固定臂的前端接触时,推锭装置停止动作,包括:铸锭前端面与固定臂前端的端面触发元件接触后,推锭装置上的端面发讯元件发讯使推锭装置停止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重(天津)滨海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太重(天津)滨海重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35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