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银杏素的提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35815.4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80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涂清波;吴娜;何立巍;吕志阳;聂锐;张荣波;张健榕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D311/60 | 分类号: | C07D311/6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黄明哲 |
地址: | 225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银杏 提取 方法 | ||
1.一种银杏素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银杏素提取液的制备:将干燥银杏叶粉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并加入纤维素酶和助溶剂,在一定温度条件下进行提取,然后过滤得到滤液,即为银杏素提取液;
2)从步骤1)中获得的银杏素提取液中分离纯化银杏素;
步骤2)中从银杏素提取液中分离纯化银杏素的具体步骤如下:
S1、将银杏素提取液用二氯甲烷常温下萃取,并将下层溶液减压浓缩获得浓缩物A;
S2、将步骤S1获得的浓缩物A使用金属络合法纯化获得浓缩物B;
S3、将步骤S2获得的浓缩物B加入填有交联环糊精的层析柱中进行柱层析,先用体积比为20:1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混合溶液洗脱得到洗脱液I,再用体积比为8:1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混合溶液洗脱得到洗脱液II,洗脱液II减压浓缩得到浓缩物C,即为银杏提取物;
S4、重结晶:将步骤S3得到的银杏提取物加入丙酮和活性炭,搅拌并过滤,滤液自然冷却析出,得到纯度更高的银杏提取物;
步骤S2中所述的金属络合法如下:
(1)将步骤S1得到的浓缩物A加入甲醇常温下搅拌溶解,过滤得到滤液;
(2)将步骤(1)获得的滤液加入硫酸锌和碳酸氢钠,常温下反应一段时间,离心得到沉淀物;
(3)将步骤(2)获得的沉淀物加入二氯甲烷溶液和硫化物,常温下搅拌一段时间后分层,下层溶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得到浓缩物B;
步骤1)中助溶剂为表面活性剂和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的混合液,表面活性剂为吐温-20或司盘-80,表面活性剂和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的重量比为1:(0.1~1);
步骤1)中是将过200目筛的干燥银杏叶粉加入4~10倍银杏叶粉质量的去离子水中,并加入0.001~0.01倍银杏叶粉质量的纤维素酶和0.1~0.5倍银杏叶粉质量的助溶剂,在温度50 ℃和超声功率500 w的条件下,提取0.5~4 h,过滤得到滤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杏素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使用的甲醇的量为5~20倍银杏叶粉质量;步骤(2)中加入0.05~2倍银杏叶粉质量的硫酸锌和2~5倍质量的10%(W/V)碳酸氢钠到步骤(1)中获得的滤液中,常温下反应1~6 h;步骤(3)中加入5~40倍银杏叶粉质量的40%(V/V)二氯甲烷溶液和0.05~2倍银杏叶粉质量的硫化物到步骤(2)中获得的沉淀物中,常温下搅拌0.5~2 h后分层,下层溶液过滤,滤液在30~40 ℃下减压浓缩1~3 h得到浓缩物B。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银杏素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硫化物为硫化钠、硫化钾或硫化铵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杏素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加入4~10倍银杏叶粉质量的二氯甲烷,下层溶液在30~40 ℃下减压浓缩1~3 h得到浓缩物A,步骤S4中,加入0.02~0.2倍银杏叶粉质量的丙酮和0.0001~0.001倍银杏叶粉质量的活性炭,40~60 ℃条件下搅拌0.5~2 h,过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杏素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使用0.2~1倍银杏叶粉质量的交联环糊精填充层析柱,先用1~4倍柱体积的 体积比为20:1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混合溶液洗脱得到洗脱液I,再用3~10倍柱体积的体积比为8:1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混合溶液洗脱得到洗脱液II,洗脱液II在30~60 ℃条件下减压浓缩1~5 h得到浓缩物C。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银杏素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交联环糊精的制备方法为:将β-环糊精溶于干燥的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氢化钠,搅拌1 h,过滤,在滤液中加入KH-560,90℃反应10 h;加入100~200目硅胶于90 ℃继续反应24 h,抽滤,用丙酮洗涤,滤饼80 ℃真空干燥24 h,得到交联β-环糊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未经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581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同心调节座椅调角器
- 下一篇:一种自感知挤压拉索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