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体货船的减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36229.1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30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单致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海实验学校 |
主分类号: | B63B39/00 | 分类号: | B63B39/00;B63B39/03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航联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04 | 代理人: | 江程鹏 |
地址: | 31602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体 货船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体货船的减摇装置,属于船舶技术领域。本减摇装置包括设置在单体货船船身两侧之间的若干个平衡机构,平衡机构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单体货船船身两侧的浮力控制单元,浮力控制单元包括第一浮箱、第二浮箱、浮球、第一螺杆、第二螺杆、套筒、转轴、平衡杆、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同一平衡机构的两个浮力控制单元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其中一个浮力控制单元的浮球同时与另一浮力控制单元的第一浮箱顶部和第二浮箱顶部相连通;当船体处于平静水面上静置时,第一浮球和第二浮球均位于水平线处,第一浮箱、第二浮箱、浮球、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均位于水平线之下,复位弹簧处于拉伸状态。本发明具有减摇效果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单体货船的减摇装置。
背景技术
单体货船细长,在航行过程中遇到风浪时,会产生摇摆的现象,船舶的摇摆会降低船舶的适航性,损坏船体结构,影响设备、仪表的正常工作, 还会导致货物移位或撞击损坏,也会使乘客和船员昏晕,为了减少船舶的摇摆,目前效果较好的解决办法是在船舶的舭部安装减摇鳍,控制装置通过测量船舶摇摆的角度,结合船舶速度等因素输出一个控制信号去控制减摇鳍在水中的位置。现有减摇鳍的稳定船舶的能力是依靠水流对鳍翼的作用力来获得的,即船舶必须具备一定的航速,减摇鳍才能发挥作用。船舶静止时减摇鳍不起作用。而实际情况中,船舶静止或低速时也会受到风浪作用而发生摇摆。
对单体货船而言,减摇鳍安装在其尾部,不仅在低速或静止时难以对船身产生较大的复原力臂,即便是在船体运行速度较快时能够产生的复原力也有限,加上货物排放位置和均匀性的影响,现有的单体货船维稳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单体货船的减摇装置,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减摇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单体货船的减摇装置,其特征在于,本减摇装置包括设置在单体货船船身两侧之间的若干个平衡机构,所述平衡机构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单体货船船身两侧的浮力控制单元,所述浮力控制单元包括第一浮箱、第二浮箱、浮球、第一螺杆、第二螺杆、套筒、转轴、平衡杆、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所述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均连接在船身上,所述第一螺杆转动连接在第一水管内,所述第二螺杆转动连接在第二水管内,所述第一螺杆伸出第一水管之外的一端上固定设置有锥齿轮一,所述第二螺杆伸出第二水管之外的一端上固定设置有锥齿轮二,所述平衡杆花键连接在套筒内,所述转轴螺纹连接在平衡杆内,所述浮球设置在平衡杆的顶部,所述转轴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同时啮合锥齿轮一和锥齿轮二的驱动齿轮,所述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之间通过一齿轮箱相连,所述锥齿轮一、锥齿轮二位于齿轮箱内,所述驱动齿轮转动连接在齿轮箱上,所述第一水管靠近锥齿轮一的一端具有连通外界与第一水管内腔的第一水孔,所述第二水管靠近锥齿轮二的一端具有连通外界与第二水管内腔的第二水孔,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水管与第一浮箱的底部相通,所述第二水管与第二浮箱的底部相通,所述浮球为囊式可形变的软质材料制成,所述转轴与平衡杆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
同一平衡机构的两个浮力控制单元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其中一个浮力控制单元的浮球同时与另一浮力控制单元的第一浮箱顶部和第二浮箱顶部相连通;当船体处于平静水面上静置时,所述第一浮球和第二浮球均位于水平线处,所述第一浮箱、第二浮箱、浮球、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均位于水平线之下,复位弹簧处于拉伸状态。
第一螺杆能够通过正反转动驱使第一浮箱内的水流出外界或外界的水进入第一浮箱;第二螺杆能够通过正反转动驱使第二浮箱内的水流出外界或外界的水进入第二浮箱。
在上述的一种单体货船的减摇装置中,同一平衡机构的两个浮力控制单元在船体侧壁处的位置可纵向调节。
浮力控制单元包括第一浮箱、第二浮箱、浮球、第一螺杆、第二螺杆、套筒、转轴、平衡杆、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制成一体,在船体侧壁或夹层内设置纵向可调的轨道或其他调节机构,实现不同船体载重下的减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海实验学校,未经南海实验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62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制混凝土梁自动振捣控制柜
- 下一篇:一种桑枝木耳大棚挂袋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