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作业车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36586.8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32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赵永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久保田 |
主分类号: | F16H7/02 | 分类号: | F16H7/02;F16H7/12;B60K25/02;F01P5/04;F02B77/13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刘煜 |
地址: | 日本国大阪府大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作业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作业车,能够减小施加于向交流发电机、压缩机及发动机风扇分别传递动力的带的载荷。将发动机(3)的动力向交流发电机(15)、压缩机(16)及发动机风扇(17)传递的动力传递机构(100)具备:驱动带轮(110),该驱动带轮通过发动机的动力而旋转;交流发电机侧带轮(121),该交流发电机侧带轮经由交流发电机侧带(122)而将驱动带轮的动力向交流发电机传递;压缩机侧带轮(131),该压缩机侧带轮经由压缩机侧带(132)而将驱动带轮的动力向压缩机传递;及发动机风扇侧带轮(141),该发动机风扇侧带轮经由发动机风扇侧带(142)将驱动带轮的动力向发动机风扇传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作业车的技术。
背景技术
现有,公知有具备发动机、交流发电机、压缩机及发动机风扇的作业车的技术。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设置有发动机、交流发电机、压缩机及冷却风扇的作业机。在上述发动机的输出轴安装有输出带轮。上述输出带轮的旋转经由规定的带而向分别设置于交流发电机、压缩机及冷却风扇的带轮传递。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作业机中,在输出带轮、设置于交流发电机的带轮、设置于冷却风扇的带轮卷绕有共用的带。因此,施加于上述带的载荷较大,因此上述带的寿命可能变短,希望进一步改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3178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如上状况而完成,其所要解决的课题是减小施加于分别向交流发电机、压缩机及发动机风扇传递动力的带的载荷。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所要解决的课题如上所述,接着,对用于解决该课题的手段进行说明。
即,在技术方案1中,一种作业车,具备:发动机;交流发电机;压缩机;发动机风扇;以及动力传递机构,该动力传递机构在发动机罩的内部将所述发动机的动力向所述交流发电机、所述压缩机及所述发动机风扇传递,其中,所述动力传递机构具备:驱动带轮,该驱动带轮通过所述发动机的动力而旋转;交流发电机侧带轮,该交流发电机侧带轮经由第一带而将所述驱动带轮的动力向所述交流发电机传递;压缩机侧带轮,该压缩机侧带轮经由第二带而将所述驱动带轮的动力向所述压缩机传递;以及发动机风扇侧带轮,该发动机风扇侧带轮经由第三带而将所述驱动带轮的动力向所述发动机风扇传递。
在技术方案2中,在所述发动机罩的内部设置有消声器主体,所述交流发电机与所述消声器主体相比配置于前方。
在技术方案3中,所述第一带与所述第二带及所述第三带相比位于前方。
在技术方案4中,还具备:第一张紧带轮,该第一张紧带轮被所述第一带所卷绕;第二张紧带轮,该第二张紧带轮被所述第二带所卷绕;以及第三张紧带轮,该第三张紧带轮被所述第三带所卷绕。
在技术方案5中,在主视观察下,所述第一张紧带轮配置于所述第二带及所述第三带的内侧。
在技术方案6中,所述交流发电机及所述交流发电机侧带轮配置于所述第二带及所述第三带的外侧,且相对于所述第一张紧带轮的位置能够被调整。
在技术方案7中,在主视观察下,所述第一张紧带轮配置于所述第三带的内侧,在主视观察下,所述第三张紧带轮配置于所述第一带的内侧。
在技术方案8中,还具备支承部,该支承部固定所述第一张紧带轮及所述第三张紧带轮。
在技术方案9中,所述支承部具备接触部和非接触部,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发动机接触并且相对于该发动机固定,所述非接触部与所述发动机不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久保田,未经株式会社久保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65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