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44789.1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96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强;夏丰杰;余罡;方晓曦;叶东浩;李柯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4/88 | 分类号: | H01M4/88;H01M8/1004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江慧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料电池 电极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催化剂涂布于质子交换膜的A面形成第一催化剂层;
将带有背胶的第一保护膜贴合于所述第一催化剂层;
将所述催化剂涂布于所述质子交换膜的B面形成第二催化剂层;
将带有背胶的第一保护膜从所述第一催化剂层上剥离;
其中,所述背胶的粘着力范围为:3~5N/2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胶的厚度为20μm-1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膜的基材为聚酯材料、聚四氟乙烯材料、聚乙烯材料和聚氯乙烯材料中一种,所述第一保护膜的厚度为25μm-1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催化剂涂布于所述质子交换膜的B面形成第二催化剂层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步骤:剥离质子交换膜的原始保护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带有背胶的第一保护膜贴合于所述第一催化剂层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步骤:将涂布好的所述第一催化剂层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干燥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带有背胶的第一保护膜从所述第一催化剂层上剥离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步骤:将涂布好的所述第二催化剂层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干燥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催化剂层的干燥温度为30℃~150℃,第一催化剂层的干燥时间为1~30分钟。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催化剂层的干燥温度为30℃~150℃,第一催化剂层的干燥时间为1~30分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催化剂层为碳载贵金属、碳、全氟磺酸树脂溶液、醇、去离子水的混合物,其固含量为0.1wt%~15wt%,所述贵金属为Pt、Ru、Ir、Au、Ag、Pd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或者是贵金属与Co、Ni、或Mn形成的二元以上合金,所述醇为甲醇、丙醇、异丙醇、正丙醇和丙三醇中的任一种或者两种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未经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478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挤压成型的托臂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膜电极边框贴合方法和贴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