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氮掺杂无定形碳/石墨碳纳米复合物粉体大规模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45480.4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7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黄昊;齐民;董旭峰;朱盛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2/05 | 分类号: | C01B32/05;C01B32/158;C01B32/168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李晓亮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杂 无定形碳 石墨 纳米 复合物 大规模 生产 方法 | ||
1.一种富氮掺杂无定形碳/石墨碳纳米复合物粉体大规模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原材料选择:选择石墨碳、吡咯单体、水、过硫酸铵和浓盐酸作为湿化学富氮掺杂无定形碳/石墨碳复合物粉体大规模生产的原材料;其中,石墨碳包括多壁碳纳米管或氧化石墨烯;
(2)吡咯纯化处理:对吡咯单体进行减压蒸馏,在此过程中通氮气保护,减压后利用油浴加热到90~100℃,密封遮光,并放到冰箱冷却保存;
(3)石墨碳预处理:(a)将多壁碳纳米管放入浓硫酸与浓硝酸的混合溶液中进行预处理,预处理温度为130~160℃,时间为1.5~2.5小时;(b)氧化石墨烯无需预处理;
(4)石墨碳分散:将步骤(3)预处理后的多壁碳纳米管或氧化石墨烯溶解于水中,超声分散直至形成悬浊液或溶液:预处理后的多壁碳纳米管无法溶解于水中,形成均一的悬浊液;氧化石墨烯能溶解于水,形成均一的溶液;所述纯碳纳米管或氧化石墨烯与水的质量比可调,其中碳材料的质量分数不高于0.02%;
(5)吡咯分散:常温快速搅拌条件下,在步骤(4)的悬浊液或溶液中逐滴加入步骤(1)纯化后的吡咯单体,搅拌至少1小时后,形成均一的悬浊液或溶液;所述纯化后的吡咯单体与水的质量比可调,其中,吡咯的质量分数不高于0.2%
(6)反应溶液环境控制:在(5)的悬浊液/溶液中加入浓盐酸;所述浓盐酸与水的体积比可调,其中浓盐酸的摩尔分数范围在0.5~2mol/L;
(7)吡咯原位聚合:在(6)的悬浊液/溶液中以加入过硫酸铵,冰水浴条件下,持续搅拌24小时;所述过硫酸铵的摩尔数与加入的吡咯摩尔数相同;
(8)富氮掺杂无定形碳/石墨碳纳米复合物粉体清洗与收集:对步骤(7)中的反应溶液进行真空抽滤清洗后,60℃下干燥;
(9)室温下,将步骤(8)中干燥收集后的粉末置于充满氮气的环境中,当温度至400~1000℃后保温2小时,随后自然降温至室温,在此过程中,一直通入纯氮气并隔绝空气,得到产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富氮掺杂无定形碳/石墨碳纳米复合物粉体大规模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多壁碳纳米管的纯度≥95%,直径、长度可调;氧化石墨烯的纯度≥95%,石墨片层堆积层数可调;吡咯单体的纯度≥99%,水分<0.1%;过硫酸铵的纯度≥95%;浓盐酸的浓度为12mol/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富氮掺杂无定形碳/石墨碳纳米复合物粉体大规模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混合溶液中,浓硫酸与浓硝酸的体积比为4:1;浓硫酸质量分数≥70%,浓硝酸质量分数约为6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富氮掺杂无定形碳/石墨碳纳米复合物粉体大规模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所述反应温度控制在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富氮掺杂无定形碳/石墨碳纳米复合物粉体大规模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所述的清洗过程中,清洗溶剂为水和无水乙醇,水与无水乙醇的搅拌清洗时间分别在5~8小时和1~2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548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