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低温环境下的高速诱导轮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47131.6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29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郭晓梅;包志炎;李祉宏;杨世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3P19/00;B23Q3/08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潘钦颖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低温 环境 高速 诱导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低温环境下的高速诱导轮及其制造方法,包括连接部和至少两个诱导轮单体,诱导轮单体包括轮轴和叶片,相邻两个诱导轮单体上的叶片之间通过第一固定机构连接,相邻两个轮轴的外侧面之间通过第二固定机构连接,相邻两个轮轴之间通过第一卡接机构连接,轮轴与连接部之间通过第二卡接机构连接。其制造方法包括:轮轴加工、叶片加工、连接部加工和诱导轮拼接固定。本发明通过诱导轮单体和连接部的设计,不仅可以根据实际安装使用的需要选择高速诱导轮的长度,而且可以对局部出现破损的诱导轮单体进行更换,不需要更换整个诱导轮,大大降低维修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低温环境下的高速诱导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液体火箭发动机离心泵的高转速发展趋势以及低温介质的输送,使得其进口处特别容易发生空化,加装诱导轮是改善其空化最有效的途径。同时可以减弱泵由于空化而导致的系统振动、噪声以及空化破坏。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诱导轮一般都是采用一体成型结构,一旦局部出现破损,需要更换整个诱导轮,增加了维修成本,一体成型由于结构复杂,需要制作复杂的模具,增加了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适用于低温环境下的高速诱导轮及其制造方法的技术方案,通过诱导轮单体和连接部的设计,不仅可以根据实际安装使用的需要选择高速诱导轮的长度,而且可以对局部出现破损的诱导轮单体进行更换,不需要更换整个诱导轮,大大降低维修成本,该制造方法步骤简单,不仅能满足不同尺寸要求诱导轮的拼接,而且各个连接部分都可以做成标准件,便于流水线生产,降低制造成本,同时降低了维修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低温环境下的高速诱导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部和至少两个诱导轮单体,诱导轮单体包括轮轴和叶片,至少两个叶片均匀设置在轮轴的外圆周侧面上,相邻两个诱导轮单体上的叶片之间通过第一固定机构连接,相邻两个轮轴的外侧面之间通过第二固定机构连接,相邻两个轮轴之间通过第一卡接机构连接,轮轴与连接部之间通过第二卡接机构连接;通过诱导轮单体和连接部的设计,不仅可以根据实际安装使用的需要选择高速诱导轮的长度,而且可以对局部出现破损的诱导轮单体进行更换,不需要更换整个诱导轮,大大降低维修成本,第一固定机构的设计提高了相邻两个叶片之间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防止高速诱导轮在旋转时由于叶片连接处安装不牢固造成抖动,进而影响高速诱导轮的使用寿命,第二固定机构的设计提高了相邻两个轮轴之间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提高诱导轮的装配精度,同时减小对液体流速和压力的影响,第一卡接机构的设计提高了相邻两个诱导轮单体之间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出现晃动,便于安装拆卸,第二卡接机构的设计提高了诱导轮单体与连接部之间的稳定性,便于高速诱导轮与传动轴进行连接。
进一步,第一固定机构包括弧形连接条,弧形连接条位于叶片的接触面相反的一侧,通过螺钉穿过接触面两侧的弧形连接条,实现相邻两个叶片之间的固定连接,通过弧形连接条和螺钉的设计,可以提高相邻两个叶片之间的连接强度,由于叶片较薄,直接通过螺钉连接会影响叶片之间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同时可以对接触面起到保护作用。
进一步,叶片与轮轴之间设置有焊接密封条,焊接密封条的设计不仅可以提高叶片与轮轴外侧面之间的连接强度,而且可以起到保护作用,防止液体对焊接处进行腐蚀,进而影响叶片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第二固定机构包括连接块,连接块均匀设置在轮轴的两端外圆周侧面上,连接块上设置有辅助螺纹孔,通过螺钉穿过相邻两个辅助螺纹孔,实现相邻两个轮轴之间的固定连接,通过连接块的设计,便于相邻两个轮轴之间的固定连接,提高轮轴连接时的密封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未经浙江水利水电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71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