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排除冲击波干扰的测试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47341.5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1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饶宇;王贤武;刘美山;张伟;高峰;卞文龙;段俊涛;胡英国;曾凡武;邓霄汉;王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物产爆破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胜利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H17/00 | 分类号: | G01H17/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刘琳;冯超 |
地址: | 810007 青海省西宁市***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除 冲击波 干扰 测试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工程爆破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排除冲击波干扰的测试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防护外壳和振动传感器;所述振动传感器固定设置在被测对象上;所述防护外壳为无底板盒状结构,用于排除爆源冲击波干扰;所述防护外壳罩设在振动传感器上,并固定设置在被测对象上。本发明能够有效排除冲击波干扰,防止振动数据失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爆破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排除冲击波干扰的测试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开挖爆破工程中,特别是地下洞室等狭窄区域的爆破作业,爆破振动是主要爆破有害效应,爆破振动会造成岩体破坏、支护结构失效、混凝土等建(构)筑物损毁等工程安全事故,进行爆破振动监测能够及时反馈爆破危害量级、适时采取控制爆破技术,有效保护各类对象不受损伤,因此,开展爆破振动监测是十分常用的控制手段。而如何准确的测量爆破振动参数(速度、加速度等)是亟待解决的难题。如图1所示,目前振动传感器受工作原理的限制,自身受到爆破冲击波迎面拍击时产生晃动,会造成记录的数据值激增,而实际保护对象并没有产生如此大的振动,从而导致监测数据失真,造成安全评估或数据分析出现误判的情况,易导致采取错误的工程措施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如何排除冲击波对传感器记录的干扰、获取准确的数据对爆破振动监测工作至关重要。
传统监测手段将传感器裸露于监测对象表面是难以获得准确的振动数据的,对于质量轻、体积大、异形的传感器更容易受冲击波干扰导致数据失真,并且爆破飞散物砸在传感器会导致传感器被破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排除冲击波干扰的测试装置及方法,其能够有效排除冲击波干扰,防止振动数据失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方面,提供排除冲击波干扰的测试装置,包括:防护外壳和振动传感器;
所述振动传感器固定设置在被测对象上;
所述防护外壳为无底板盒状结构,用于排除爆源冲击波干扰;
所述防护外壳罩设在振动传感器上,并固定设置在被测对象上。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外壳靠近爆源的一端为曲面。
更进一步地,所述曲面正对爆源冲击波阵面;
所述曲面的弧度范围为60°~90°。
再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接收振动传感器信号的信号接收记录仪;
所述信号接收记录仪与振动传感器相连。
还进一步地,所述信号接收记录仪与振动传感器之间通过信号线相连。
又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外壳远离爆源的一端开设有线槽;
所述线槽用于供信号线穿过防护外壳。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振动传感器下方设置有底部耦合剂,用于将振动传感器固定粘连于被测对象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防护外壳的底部,沿边缘设置有底面耦合剂;
所述底面耦合剂用于将防护外壳粘连于被测对象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防护外壳的底部外侧,沿周向设置有四周耦合剂;
所述四周耦合剂用于将防护外壳粘连于被测对象上。
另一方面,提供排除冲击波干扰的测试方法,包括:
在振动传感器的底部涂覆底部耦合剂,并使振动传感器固定粘连在被测对象上;使振动传感器上与信号线连接的一端远离爆源;
将底面耦合剂沿边缘涂抹在防护外壳的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物产爆破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胜利分公司,未经青海物产爆破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胜利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73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