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磨差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48762.X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3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侯圣文;张海涛;钟华;严思敏;刘义;严鉴铂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48/06 | 分类号: | F16H48/06;F16H48/38;F16H48/40;F16H57/0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晓晓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磨 差速器 | ||
1.一种耐磨差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差速器壳体(1)、行星齿轮(2)、半轴齿轮(3)、第一垫片(4)、第一凸槽垫片(5)、第二垫片(6)、第二凸槽垫片(7)和一字轴(8);
所述的差速器壳体(1)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相互连通的上壳体、中间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同轴对称设置在中间壳体的上端和下端,上壳体和下壳体均为圆柱筒状,中间壳体上开设有能放入行星齿轮(2)和半轴齿轮(3)的孔,中间壳体中与上壳体轴向相垂直的方向对称设置有一对行星齿轮底座孔,上壳体与中间壳体的连通处、下壳体与中间壳体的连通处对称设置有半轴齿轮底座孔;
所述的一字轴(8)沿一对行星齿轮底座孔贯穿差速器壳体(1),行星齿轮底座孔的四周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凸槽垫片(5)、第一垫片(4)和行星齿轮(2)自差速器壳体(1)的中间壳体内侧向外依次套接在一字轴(8)上,第一凸槽垫片(5)表面突出的部分与第一凹槽插接配合,一字轴(8)固定在差速器壳体(1)上;
所述的半轴齿轮底座孔的四周上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二凸槽垫片(7)表面突出的部分与第二凹槽插接配合,第二凸槽垫片(7)的上表面自差速器壳体(1)的中间壳体内侧向外依次安装有第二垫片(6)和半轴齿轮(3),两个半轴齿轮(3)均与其两侧的行星齿轮(2)啮合设置;
所述的差速器在使用时,差速器壳体(1)安装在变速器壳体中,两个半轴齿轮(3)分别与车轮连接,车辆转弯时半轴齿轮(3)带动行星齿轮(2)转动,实现差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底座孔四周定位行星齿轮处、半轴齿轮底座孔四周定位半轴齿轮处均设置有凹槽油道,第一凸槽垫片(5)和第二凸槽垫片(7)上具有与所述的凹槽油道相匹配的凸槽,第一垫片(4)和第二垫片(6)上开设有过油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星齿轮(2)、第一垫片(4)、第一凸槽垫片(5)和行星齿轮底座孔的四周依次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半轴齿轮(3)、第二垫片(6)、第二凸槽垫片(7)和半轴齿轮底座孔的四周依次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凹槽与行星齿轮底座孔的中心连通后沿直径方向延伸设置,第二凹槽与半轴齿轮底座孔的中心连通后沿直径方向延伸设置,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条数均为2~8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均为三角形、长方形、梯形、棱形或五边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差速器壳体(1)的材质为铸铁,行星齿轮(2)和半轴齿轮(3)的材质为合金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垫片(4)、第一凸槽垫片(5)、第二垫片(6)和第二凸槽垫片(7)的材质为调质钢或耐磨塑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垫片(4)、第一凸槽垫片(5)、第二垫片(6)和第二凸槽垫片(7)通过对金属进行喷钼或磷化得到。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差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圆柱销(9),圆柱销(9)从差速器壳体(1)中间壳体的外表面上自而下贯穿差速器壳体(1)和一字轴(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876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石墨抗氧化涂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油气管道安全高效支撑装置及油气管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