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磨差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48762.X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3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侯圣文;张海涛;钟华;严思敏;刘义;严鉴铂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48/06 | 分类号: | F16H48/06;F16H48/38;F16H48/40;F16H57/0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晓晓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磨 差速器 | ||
本发明一种耐磨差速器,上壳体和下壳体同轴对称设置在中间壳体的上端和下端,中间壳体上开设有能放入行星齿轮和半轴齿轮的孔,一字轴沿一对行星齿轮底座孔贯穿差速器壳体,行星齿轮底座孔的四周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凸槽垫片、第一垫片和行星齿轮自差速器壳体的中间壳体内侧向外依次套接在一字轴上,一字轴固定在差速器壳体上;半轴齿轮底座孔的四周上设置有第二凹槽,凸槽垫片表面突出的部分与凹槽插接配合,第二凸槽垫片的上表面自差速器壳体的中间壳体内侧向外依次安装有第二垫片和半轴齿轮,两个半轴齿轮均与其两侧的行星齿轮啮合设置;防止了第一凸槽垫片、第二凸槽垫片与差速器壳体之间的相对运动,提高了差速器壳体与垫片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差速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磨差速器。
背景技术
因为具有环境友好和不依赖化石燃料等特点,新能源汽车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而在最近几年发展迅速。差速器作为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的重要部件,一旦发生故障将影响传动系统的可靠性,新能源汽车的整体安全性也会随之降低。
在新能源电驱系统的高速工况下,差速器由于耐磨设计不合理而易发生差速器壳体磨损、平面垫片磨损与球面垫片磨损、一字轴磨损等现象。虽然现有差速器的平面垫片有孔进行飞溅润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平面垫片磨损,但由于平面垫片与差速器壳体有相对运动,差速器壳体仍有磨损,因此差速器使用寿命低,维修成本高,经济效益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耐磨差速器,提高了差速器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新能源汽车的维修成本。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耐磨差速器,包括差速器壳体、行星齿轮、半轴齿轮、第一垫片、第一凸槽垫片、第二垫片、第二凸槽垫片和一字轴;
所述的差速器壳体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相互连通的上壳体、中间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同轴对称设置在中间壳体的上端和下端,上壳体和下壳体均为圆柱筒状,中间壳体上开设有能放入行星齿轮和半轴齿轮的孔,中间壳体中与上壳体轴向相垂直的方向对称设置有一对行星齿轮底座孔,上壳体与中间壳体的连通处、下壳体与中间壳体的连通处对称设置有半轴齿轮底座孔;
所述的一字轴沿一对行星齿轮底座孔贯穿差速器壳体,行星齿轮底座孔的四周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凸槽垫片、第一垫片和行星齿轮自差速器壳体的中间壳体内侧向外依次套接在一字轴上,第一凸槽垫片表面突出的部分与第一凹槽插接配合,一字轴固定在差速器壳体上;
所述的半轴齿轮底座孔的四周上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二凸槽垫片表面突出的部分与第二凹槽插接配合,第二凸槽垫片的上表面自差速器壳体的中间壳体内侧向外依次安装有第二垫片和半轴齿轮,两个半轴齿轮均与其两侧的行星齿轮啮合设置;
所述的差速器在使用时,差速器壳体安装在变速器壳体中,两个半轴齿轮分别与车轮连接,车辆转弯时半轴齿轮带动行星齿轮转动,实现差速。
优选的,所述行星齿轮底座孔四周定位行星齿轮处、半轴齿轮底座孔四周定位半轴齿轮处均设置有凹槽油道,第一凸槽垫片和第二凸槽垫片上具有与所述的凹槽油道相匹配的凸槽,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上开设有过油孔。
优选的,所述的行星齿轮、第一垫片、第一凸槽垫片和行星齿轮底座孔的四周依次贴合。
优选的,所述的半轴齿轮、第二垫片、第二凸槽垫片和半轴齿轮底座孔的四周依次贴合。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凹槽与行星齿轮底座孔的中心连通后沿直径方向延伸设置,第二凹槽与半轴齿轮底座孔的中心连通后沿直径方向延伸设置,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条数均为2~8条。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均为三角形、长方形、梯形、棱形或五边形。
优选的,所述的差速器壳体的材质为铸铁,行星齿轮和半轴齿轮的材质为合金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87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石墨抗氧化涂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油气管道安全高效支撑装置及油气管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