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孢蘑菇颗粒原种的培养基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51055.6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9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曾志恒;戴建清;曾辉;卢园萍;程翊;杨雷;陈美元;廖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福建省蘑菇菌种研究推广站) |
主分类号: | A01G18/20 | 分类号: | A01G18/20;A01G18/4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饶文君;蔡学俊 |
地址: | 350014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蘑菇 颗粒 原种 培养基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孢蘑菇颗粒原种的培养基及其制备工艺,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所述双孢蘑菇颗粒原种的培养基包括矿物质颗粒、氮源颗粒、二次发酵粪草颗粒、轻质碳酸钙组成。经科学配制培养基,分装,灭菌,冷却,接种,菌块贴壁培养,均质分布培养等工艺流程,制作出松散均一、萌发点多、菌丝活力强、菌丝含量高的双孢蘑菇颗粒原种。本发明的颗粒原种可作为双孢蘑菇透气袋栽培种工厂化生产专用菌种,能解决双孢蘑菇栽培种质量不稳定、菌龄不一致、易长菌被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孢蘑菇颗粒原种的培养基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双孢蘑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孢蘑菇颗粒原种配方及其制备工艺,以培养出松散均一、萌发点多、菌丝活力强、菌丝含量高的双孢蘑菇颗粒原种,应用于双孢蘑菇透气袋栽培种工厂化生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孢蘑菇颗粒原种培养基,干原料按质量百分数之和为100%计,包括以下组分:矿物质颗粒 22%~48%,氮源颗粒20% ~50%,二次发酵粪草颗粒12%~27%,轻质碳酸钙3.5%~12.5%;该培养基C/N 7.5~11.5,含水量50%~60%,pH 7.4~8.0。
上述培养基中所述矿物质颗粒包括硅藻岩、沸石、火山岩、珍珠岩中的一种或几种,颗粒大小在20目~200目范围。
上述培养基中所述氮源颗粒包括菜籽粕、花生粕、麸皮中的一种或几种,颗粒大小在10目~100目范围。
上述培养基中所述二次发酵粪草颗粒,颗粒大小在10目~100目范围。
一种双孢蘑菇颗粒原种制备工艺,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颗粒培养基的配制:按照双孢蘑菇颗粒培养基配方配料:矿物质颗粒 22%~48%,氮源颗粒20% ~50%,二次发酵粪草颗粒12%~27%,轻质碳酸钙3.5%~12.5%,以上干原料质量分数之和为100%;将配料投入搅拌器混合均匀后,再逐渐注入水,继续搅拌混合均匀,培养基含水量50%~60%,pH7.4~8.0;
(2)分装:将步骤(1)的颗粒培养基装入培养容器,装物量为1/2容器体积,封口;
(3)灭菌:颗粒培养基在126℃/0.15MPa下进行高温高压灭菌处理,灭菌时间为120~150min;
(4)冷却:颗粒培养基灭菌后,使其置于洁净度为1000级的接种室冷却至常温待接种;
(5)接种:将冷却的颗粒培养基置于超净工作台紫外灯消毒30min后,进行无菌操作,每个接入4~5块直径为1.0~1.2cm的双孢蘑菇PDA菌块;使菌块均匀贴壁生长,接种后,封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福建省蘑菇菌种研究推广站),未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福建省蘑菇菌种研究推广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10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