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车身框架专用铸铝接头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53322.3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6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王佳宁;陈鑫;赵康明;杨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27/02 | 分类号: | B62D27/02;B62D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许小东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车身 框架 专用 接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合金车身框架专用铸铝接头,包括:第一连接部,其为柱状,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沿轴向开设有第一连接凹槽;多个第二连接部,其为柱状,所述多个第二连接部围绕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设置,并且所述多个第二连接部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沿轴向开设有第二连接凹槽,所述第二连接凹槽与所述第一连接凹槽连通;多个限位台阶,其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凹槽及所述第二连接凹槽内;其中,所述铸铝接头为一体成型结构。本发明提供的铝合金车身框架专用铸铝接头,能够实现铝合金型材不同角度、不同型材断面的有效连接,保证接头部位的整体刚度和强度,减少焊接长度,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全铝车身框架连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铝合金车身框架专用铸铝接头。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亟需解决,在汽车工业方面,轻量化设计成为发展的趋势和热点。轻量化设计主要包括材料轻量化、结构轻量化和加工工艺轻量化。材料轻量化主要是在铝镁合金等轻型合金的应用。结构轻量化设计主要是通过结构的优化在不牺牲性能的前提下,实现整体的减重。工艺轻量化是新的加工工艺上能够实现新材料、新结构的加工成型。因此对于汽车车身提出了采用铝合金型材构建全铝框架式车身。
全铝框架式车身结构采用铝合金挤压型材作为零部件,可提高材料结构的通用化,避免冲压工艺所带来的成形性等问题。铝合金型材的有效连接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目前铝合金型材车身框架主要以焊接为主,主要面临的问题包括:需要焊接的位置较长,焊接不同断面形状尤其是异型的型材焊接难度较大,焊接效率较低,并且无法保证焊接位置的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目前铝合金型材车身框架需要全部焊接的缺陷,提供了一种铝合金车身框架专用铸铝接头,其能够实现铝合金型材不同角度、不同型材断面的有效连接,保证接头部位的整体刚度和强度,减少焊接长度,并且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铝合金车身框架专用铸铝接头,包括:
第一连接部,其为柱状,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沿轴向开设有第一连接凹槽;
多个第二连接部,其为柱状,所述多个第二连接部围绕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设置,并且所述多个第二连接部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沿轴向开设有第二连接凹槽,并且所述第二连接凹槽与所述第一连接凹槽连通;
多个限位台阶,其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凹槽及所述第二连接凹槽内;
其中,所述铸铝接头为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的是,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加强肋板。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连接部为两个;
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同轴固定连接,另一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具有第一夹角α;
并且所述第一夹角α的取值范围为:0°<α<180°。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夹角α=90°。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连接部为两个;
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具有第二夹角β,另一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具有第三夹角θ,所述两个第二连接部之间具有第四夹角δ;
并且所述第二夹角β的取值范围为:0°<β<180°,所述第三夹角θ的取值范围为:0°<θ<180°;所述第四夹角δ的取值范围为:0°<δ<180°。
优选的是,β=θ=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533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弹高保形耐用棉纱
- 下一篇:一种蒸发镀制石墨相CN薄膜的方法